孩子前几天进行了一年级期末考试,(现在学校把它称作期末检测,以淡化考试的气氛和减少压力,其实虽然换了个马甲,还是考试)。
我自己对孩子小学的考试成绩不太苛求(我的目标是前三年保持中上游就可以了,以后厚积薄发),也一直对孩子说:考试不必一百分,不得全“优”也没关系,只要平常好好学就可以了。但是,我还是重视考试的复习过程的,在此过程中没有采用“不管”的策略。有些妈妈在学会了尹老师的“不管"之后,“度”可能把握得有些偏颇,把复习完全交给孩子自己处理。我觉得少数孩子确实可以如此;另外以前管得太多,搞得孩子紧张兮兮甚至讨厌复习、对考试恐惧的父母确实应该学会“不管”。但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学会不管不等于完全放手。
就我的孩子来说,刚上一年级,还不太会自己复习,也不会分析自己的失分点、弱点,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所以放手让她自己去做,结果是可以预计的。而经过了一年级上学期的复习过程,她也明白了复习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必要通过“不管”让她去再次体验。
而我虽然对考试结果是顺其自然的,但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对结果顺其自然不等于不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因为我发现孩子是在乎的:她虽然平常在小测验做得不好的时候比较淡定,但有时提起上次期末考试成绩比小朋友好一些的时侯,还是自豪的。所以成绩好一些,对提高她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还是有帮助的。
所以,我好好地抓了她的复习。
首先,做认知疗法,用她体验过的事讲道理。“上学期让你多做练习卷,你还一直不愿意,但结果证明这样会考得不错,是吧?”小脑袋点头称是,深以为然。在复习中也告诉她:“你看这个方面咱们练习得多,课堂的小练习你就错得少,没重点练习的就错得多,所以多练习管用啊!...."小脑袋继续点头,很是信服。所以,这次复习基本没有对“做练习卷”感到烦躁,认知疗法应用成功!
其次,复习讲究方法。应试也是一门学问,是有技巧的。想当年,我就善于钻研应试的方法与技巧,所以虽然高三过得最悠闲,成绩在高手云集的省重点中学却是傲视群雄的;而且以后与名校的精英们同台竞技的历次重要考试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但我一直讲究提高成绩的方法与技巧,这是我胜利的秘诀。当然,一年级的考试,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考前一个周我只是每天分析她的练习卷,找到她的弱项,重点讲解辅导,多找相应题目加以练习。
第三,考试来了,我对成绩顺其自然。考试当天我只是告诉她一个考试的技巧:只要时间允许,就慢慢仔细答题,争取一次完成,不用检查,因为检查一般也没有用。我没有嘱咐她要考好,因为该做的我们都做好了,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考试完了,问孩子:考得怎么样?答:还可以。
考完就不管了,也不再提这件事,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因为考试发挥有一定的偶然性,那是我们不能掌控的。(在认知疗法的应用上,我也希望有个好的结果(A),但是如果A的结果不满意,就改变自己的认知(B)。)
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一本可以给家庭带来幸福的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当当网亲子家教类新书榜第一名
当当网销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95813.html#me
天猫: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4011-6765968826.114.JgZn4L&id=42262774133&rn=7710113470deb1526159218d480f1378&abbucket=9
亚马逊、京东、淘宝、文轩网及各大新华书店都有销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