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人类永恒的眷恋

标签:
槐林槐花乡土文化正定 |
分类: 自然的箫声 |
http://www.zd.cn/images/news/14334-3.jpg
河北古城正定北早现乡平安屯村滹沱河北岸有一片野槐林,这片野槐林树龄在五十年以上,占地数千亩,三年前这里鲜为人知,人迹罕至。
这片槐树林我几次到过。2000年我在县直某部门工作时负责管理这里的砂场,整个河滩都曾踏遍。当时这片槐树林有个鱼塘养着红鲤鱼,还有个游泳池,这些都在槐树林的外围,野树林里人迹罕至,有着一种浓郁的“野味”。作协一位文友生于斯地,05年槐花盛开的时候,他邀请县作协的十几人到槐树林中踏青野炊,林中也仅有我们一拨人。那时的槐树林远离世外的尘嚣,虽然寂寞但淡然安静。
槐花节举办了三届,我和作协的文友参加了三届,前两次都是第一天来的,毫不夸张的说人满为患。来自县、市、省里的车辆,根本无法靠近林边,人们只好远远地弃车步行。乡亲们忙得不亦乐乎,就是想买几个街边现贴的槐花菜饼子,都需要排起长长的队伍。
久在城市青灰色的天空中生活中的人们何时不期盼着能回归自然,在槐林中漫步,呼吸一下自然的空气,籍慰一下自己蒙满尘嚣的心灵。置身在野槐林中,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槐林,甚是养眼,蜂飞蝶舞,令人陶醉。树枝头垂满盛开的槐花,一团团、一簇簇,如同美女的笑靥,纯美中洋溢出一种纯真的韵味;采摘一支嗅一下,槐香四溢,芬芳直沁心脾,让人心醉。这里的朴实憨厚的绿、纯真纯美的槐花令人再无所奢求。
槐花节一年一变化,创意、规模、硬件设施、组织协调等都在进步,融入了以槐花节为媒介的文化阵地和乡土文化传播载体,展现、挖掘出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风物人情、乡土特产,促进了当地乡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届槐花节以书法、摄影大赛,将以槐花节为主题,以摄影及网络为媒介进一步推介槐花节,使野槐林成为滹沱河畔独特的风景。为正定文化旅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做一下有益于后代的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何乐不为呢?
2010年陪同省市文化系统的张梦亭、马俊海、康志刚、雪茫茫等再次来此赏花。品尝乡里安排的槐花炒鸡蛋、槐花苦垒为主角的“槐花宴”,绝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论人类如何进步,对自然界的那种眷恋永远无法分割。槐花节赋予了槐林独特的价值,这对野槐林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http://s12/middle/3e429d71t86619374240b&690
http://s4/middle/442166act86656f010613&690&690
http://s13/middle/442166act86657fa725dc&690&690
http://s6/middle/442166act86656f3df3a5&690&690
http://s12/middle/3e429d71t86619374240b&690
http://s11/middle/442166act86656f7b07da&690&690
http://s16/middle/5a78a7c6t86774124a66f&690
http://s13/middle/442166act86657d170ddc&690&690
槐树林中的养蜂人说,“天下少见这样大规模的槐花。”
http://s1/middle/442166act8665721a7340&690&690兄长是河北著名短篇小说家康志刚。
http://s7/middle/442166act8665736a17a6&690&690 和张梦亭老师合影。老师书家作家多才多艺。
http://s4/middle/442166act86657c418373&690&690 一行合影,其中不乏大家。
http://s2/middle/442166act86657cd9fac1&690&690
张梦亭老师给洒家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