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人生
(2011-02-07 08:15:43)
标签:
中国t型福特车放弃龟兔赛跑价值投资长线教育 |
分类: 心灵励志 |
奋斗的内涵不仅是英雄不悔、不屈不挠地对原来的目标坚持不移、忠诚不二,更需要时时修正目标、调校方位。强者,就是要学会认输、学会放弃。放弃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扬弃中进行新的进取。生活如此,但炒股方面的认识,我感觉对于大部分的小散来说,更应该执著于以“长线钓大鱼”的心态进行投资,把股票投资当成是自己的工作或一项事业,认真去对待、学习、吸取经验,或许,经过一轮完整的龟兔赛跑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只致胜的金龟。
◆股市如人生◆
看着人家的股票直往上走高,整个故事牛气冲天,偏偏自己的 几只股却被套牢了。想当初刚买下时也是一路上涨,本打算到一个价位就出货,看看势头那么好,就又捂了几天,谁想后来就开始跌;只是犹豫了一下,就跌回了买价。想到原本是可以转到一笔的,此时出手实在不甘,于是再等等,就这样套了下去,一路还不停地按股市专家的教导在低位补仓,直到资金全部用尽,直至被深深的套牢。看着股市人气旺盛,一片翻红,也心仪其中几只,无奈资金被占用光了,若将手中的跑出去,总觉得亏损太多,心有不甘,只好“旺洋兴叹”
其实,如果放弃手中的,在别的股票上重新投资,以盈补亏,未必不是一个补救的办法,何必要一直死守着呢?中国的股市,向来讲行情,一轮一轮的,此起彼伏,一个个概念股轮着炒,大势已去时,及时回头,该抽手是就抽手,也许早就赚回来了。
不只炒股,生活也如此。人生就像投资,婚姻、工作、投资项目等等。有一个大学时的高材生,经过一段社会历练后,以前的那股锐气和豪言壮志自然是没有了,而是被磨炼、被累得一副不堪重负的样子。他怨自己当初进错了行业,到了一个不具有自己优势的陌生行业。
问他为什么不换换呢?他说,干了这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放弃这些就是从零做起,觉得亏。放弃了,以前不是白干了。眼里满是“何必当初”的绝望。所以坚守,一直坚守,十年前如此,五年前如此,如今更要不甘了。惟有死抗下去,决不回头,听来多么英雄气长。何况还有疑虑:放弃了,在做别的,就一定能成功吗?所以他还是选择等待。而他很多熟悉的朋友从零开始起步,现在已是大有所为。而他的一位同学,五年前辞去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开始创业,现在已做到数千万资产的公司老板了。
其实,放弃之所以难做到,是因为它看来就是承认失败、就是认输。在我们所受的教育里,强者是不认输的。所以我们常常被一些高昂而英雄气的光彩词语所激励,以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意志坚持到底,与不言悔。是的,人需要百折不回,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想目标而奋斗。但是,奋斗的内涵不仅是英雄不悔、不屈不挠地对原来的目标坚持不移、忠诚不二,人生的道路还常常需要修正目标、调校方位,在死胡同坚持走到底的并不是英雄,死不认输只会毁掉自己。这种人连自己的心结都没胜过,怎么可能成为强者,成为英雄?不过是畏惧失败、没有自信罢了。
真正的强者,还要学会认输、学会放弃。放弃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是在扬弃中开始新一轮的争取,绝不是守旧的三心二意。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放过来,放得了,才拿得起。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么情况下必须扔掉过重的行李,以减轻负担、保存体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该扔的就扔,生存是第一位的,其它毫无意义。
如果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一手臭牌,就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在陷进泥潭时,要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里,不会到蚊子法庭去讨回公道;上错了公共汽车时,要及时下车,去上另外的一辆。会认输是基本的生活常识,人不仅是知道进取,也要学会认输,知道放弃。进取和放弃同样重要。
当一项投资的失败成为不争的事实,及时放弃,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实际上是当时最好的“盈利”——一虽然没有绝对值上的盈利,但是,却不会继续加大损失。所以,聪明的炒股人会设定一个止损点,到了这个点,就停止继续追加投资;所以,会有“割肉”、“断臂”、甚至“斩腰”等等。所以,不仅要果断买入,也要及时地卖出,要学会斩仓。讲股市技术分析的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一点。
把钱投出去是投资,停止投资也是一种投资,是更高层次的投资。承认失败,及时收手,可能再展开新一轮的投资。人生如此,办企业也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像人的生命一样,产品也有生命周期,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当产品走入衰退期时,企业要做的是什么呢?一厢情愿地等待市场转机、拼命地去推销它,还是及时分析市场,调整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有时候,人们对当初为自己带来过巨额收益的产品总会恋恋不舍,希望奇迹能发生,期盼风光再现。然而,过去的好时光是不会重现的。
当年的福特车,那黑色宽大的T型福特车曾是多么风光!它占据了几乎全部的美国市场,但在几年的供不应求之后却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由于福特公司没有及时更新换代,开发新产品,以至将市场拱手让给了通用的新车型;而通用也因同样的错误将市场让给了节能的日本小型车,这已成了管理的经典案例。
(来源/《学会选择学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