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2010-10-20 12:20:19)
标签:
科技史蒂夫·乔布斯迪士尼公司麦金托什教育 |
分类: 原创读本 |
自古以来,大凡天才人物都有这样的品性:在一个领域是如此辉煌,而对其他方面则不屑一顾。乔布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有极大的热情。不论和什么人谈话,他都和谈话人靠得非常近,几乎贴近这个人,然后把他最新的发现接连不断地告诉这个人。他如果想同某个人谈话,你是怎么也挡不住他的。乔布斯却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当他锁定目标时,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他。这么多年来,史蒂夫身上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羁的个性、富有进取心的精神和强烈的个人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拼搏,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
史蒂夫一直在寻找能使他感兴趣、能让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等到史蒂夫10岁的时候,他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史蒂夫从他同龄伙伴那里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因为他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史蒂夫在11岁的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史蒂夫一直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大胆、不服输的精神。他经常会做一些看似不成功,而且谨慎、小心的人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会轻易采取行动的事情。但就是他的这种坚定与大胆,才使得他能够在“飘摇不定”的生意场上恣意纵横,当然有浮也有沉,而那些做事情谨慎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早已放下挑子,逃得无影无踪了。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史蒂夫没有把他的人生历程看成是在经营企业,他更多的是把自己看做一名开创者,这种观点也是他一直坚持的。“鲍勃·迪伦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榜样。当我长大后,我记住了他所有歌曲中的歌词,但我对他的欣赏从来都不是肤浅的,而是从中得出了很多的人生启迪。在你欣赏一位艺术家的时候,如果他们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你会发现,他们仅靠这一点专长就能创造出辉煌的事业。而且,他们给外面的世界留下的印象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当人们认为一位艺术家已经取得成功的时候,那也是这位艺术家真正认清自我的时候。如果一位艺术家一直冒着随时可能失败的危险,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迪伦和毕加索就是经常冒着失败的危险的。”
很少有人有一种魔力能够把一种公众熟知的产品转变成一种企业文化的象征,而预计哪种产品会获得一种文化象征地位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一种产品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度,那么承认它的象征地位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多年以来,在史蒂夫的心中,一些甚至是最让他无法忍受的裂痕都能被岁月抚平。40岁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家庭和他的经历把他那最锋利的“棱角”都磨平了。在谈到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时,他说:“这些东西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它们真的不能改变。”采访者回应道:“你这样说会令科学技术人员伤心的。”史蒂夫则说,“遗憾的是事实就是如此。是你的孩子才真正使你改变了对这些事物的看法。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科学技术是不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的。”
偶尔有人问史蒂夫,他想把什么东西留给他的孩子,他的回答也非常认真:“我要努力做一个好父亲,就像我的父亲对待我一样。”紧接着的回答既感人又让人难忘:“我每天都在思索我到底做了什么。”
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英雄有一些过错。没有过错的英雄是不会获得成功的。然而,在最后,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他的过错,而是他作出的贡献。
宗教神学强调经验、灵感、自我实现的内在意识,对史蒂夫来说,禅宗不是一个宗教躯壳,而是能满足他内心需求的一种东西。佛教讲究无欲无求,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
由于太年轻,经验又太少,史蒂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只是拥有满腔的热情,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是不可行的。因此,他愿意尝试做那些精明人士认为不能成功的事情。
史蒂夫和沃兹都愿意尝试不可能的或根本就无法实现的目标,这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由于史蒂夫整天研习禅宗,而且还善于冥思苦想,所以他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
史蒂夫有着商人对待自己商品那样的热情,有着福音传道者宣讲福音那样的激情,有着狂热分子为实现目标而一往无前的毅力,还有着一个穷困的孩子想要获得成功的决心与意志。
在硅谷你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拍手起家的人,不过他们毕竟是与众不同的少数,他们所使用的是风险资金,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史蒂夫有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可以让他一往无前。当史蒂夫相信某件事情能成功时,他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可以让他冲破任何障碍、麻烦或者其他东西的阻挡。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霍金斯坚持认为:“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就是我们真正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做每一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要改变世界。”
史蒂夫不无自豪地说:“当我23岁的时候,我的财富达到了100万美元;在我24岁的时候达到了1000万美元,而在25岁的时候则达到了1亿多美元。”
史蒂夫认为,忠诚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优点。聪明才智和忠诚——这成为史蒂夫衡量一个人的最主要的两条标准。
然而史蒂夫有着不可思议的、超凡的说服能力。“他的这种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里面既有能够迅速转变不良状态的能力,也有善于鼓动干劲的能力,偶尔还加上他头脑里的创见能力,他的这些能力足够让你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假如说世界总是公平的,那么杰夫·拉斯金应该是麦金托什机背后的英雄。但世界往往是不公平的,历史并不总有记住那些真正英雄的事迹。人们都知道麦金托什机真正的“父亲”是史蒂夫——实际上,史蒂夫只是麦金托什机的“养父”。
史蒂夫即使有时是他完全错了,由于他的个性、他的富有、他的傲慢自大以及媒体对他的吹捧,他仍然会固执已见。当然,人们有时能够接受他那粗暴无礼的个性常常是因为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史蒂夫做事从来不像我们一样有所顾忌,这与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经历有关。他不愿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因此,即使他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的身上也有一种诱人的光环,这种光环笼罩着你,让你凝聚在他的周围,让你激情四射,让你一直待在他的研发组里。”
一般情况下,凡是爱思考的、喜欢反省的人都会批评自己的话多加注意,看一看这些话哪个方面是合理的,然后认真思考一下,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改正这些缺点,或者至少要向这方面努力。
史蒂夫:一个魔术师;一名传教士,带领着他虔诚的信徒们追求信仰;他还是一名击鼓手,队员们都在他的鼓点下踏步前行。
在提及百事可乐公司时,史蒂夫说的一句话成为了美国商业传奇史上的一个小插曲,他说:“当你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时,你还愿意一直卖你的糖水吗?”
为史蒂夫·乔布斯工作就好像攀登一座难以到达山顶的山,但史蒂夫一定能给他的员工带来新的工作动力。史蒂夫能让他们在紧急时刻挑战自己的极限,因为他雇用的员工都是很出色的,他是不会让他们裹足不前的。
史蒂夫对别人有着超强的感染力,身上也洋溢着迷人的魅力,他能够蒙蔽住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接受他的错误观点。
史蒂夫的任性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是他迅速走向危机的关键性因素。他的讲话表明,在他的心中根本就缺少一种人性化的东西,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苹果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现在这一切好像在史蒂夫那里不复存在了。
古希腊有一个词语非常适合描绘史蒂夫这种人的行为态度。希腊人把这叫做“狂妄自大”他们认为当一个人敢于挑战上帝的时候,他的行为特点一定是傲慢无礼的。而上帝对他的反应也是一样——在天堂里把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一棍子打趴下。
1982年年初,那时正是史蒂夫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点物成金”的人物,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在计算机的设计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决定计算机应该装配什么部件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迈克·默里形象地比喻道:“史蒂夫所作的市场调查就是每天早晨看一看镜子里的自己。”
“史蒂夫的眼光很长远,可以达到1000英里。”杰伊·埃利奥特形象地比喻说,“但他却看不见每一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明白只有走好每一英里,才有可能达到1000英里。他天才般的商业头脑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而他之所以又衰落也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
史蒂夫是一名斗志昂扬的战士、一个激情澎湃的竞争者,他相信他要比任何人都更能把握什么是真理。
“世界上有很多人就像阿黛尔一样,总是制造不和谐的噪音,让你烦恼,让你感到苦恼不已,但正是这样的人才会让你付出你的爱。”
在史蒂夫看来,做每一件事都要有极其完美的审美观点,这种完美的审美观要比事物本身更加重要。
史蒂夫称得上是一位非常有激情的销售人员,他自信、热情,有时在电脑产品发布会上面对几千名参观者,他也能焕发出自信和洋溢的激情。
假如说史蒂夫仅仅创建了一个纯粹的计算机公司,比如说NEXT公司,他可能会真的走向失败。当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电脑动画制作的时候,史蒂夫意识到他的成功真正要依靠的不是计算机硬件,也不是软件,而是用户的体验、感觉。这才是成功的根本。
在一个完全公平的世界上,伟大的创造天才都会得到广泛的赞誉和丰厚的奖励,而且拥有这些创造天才的公司都会获得极大的成功,但在现实世界中,事实却是非常残酷的。
对于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只不过一年大学的人,而且还是不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的人,在全美最著名的大学作演讲对他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得到别人的挽留是一大幸事,而如果他能得到众多人的“争抢”则更是一大幸事。
事实也证明,那些拒绝接受传统智慧的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史蒂夫的商业经历中,当他面临最富有挑战性的关键时刻时,他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不需要任何准备,也不需要经过任何彩排就能做得很好。
迪士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创建的基础理念就是:如果你想同迪士尼公司做生意,你就必须赞成迪士尼公司的合作方式,也不要讨论什么是“公平”的。
美国开国元勋教育他们孩子的方法:一旦家里有了足够的钱,你就应该把时间、技艺和你的能量用在公益事业上。
多年以来,在好莱坞世界里一直有这么一种看法,要想制作出一部栩栩如生的动画电影,只需把《伊索寓言》中关于蚂蚁和蚱蜢的故事稍微改编一下就行了。
对任何一位商界界人士来说,好的思想理念要远远胜过优美的语言。可以说,在商业领域,好的思想理念永远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只能成为过去的奴隶。
设计,真正含义是如果要想把一种产品设计好,你就要真正抓住这种产品的‘灵魂’所在。你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这种产品。
“要想真正完全了解某件东西需要一个人积极地投入……然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花费时间这样做。”
生活中,很少事情是完全的好运或者纯粹的厄运。
史蒂夫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办得很好。
史蒂夫就是一个狂热的音乐迷。在音乐产业界的人看来,这是他非常独特的一面。
人们很容易会想象到,一家公司的迅速成功会使自负的心态恶性膨胀,甚至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也会因此而黯淡下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我们中的一些大人物也毫不例外,但有时,这些大人物的矛盾冲突会达到一个极端。
“一个人成为父母亲以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变化了。这就好像你内心深处突然多了一种奇怪的力量在左右你的思想一样。对零乱纷争的大千世界,你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
有一句颇有幽默色彩的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长大了就意味着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力量的真正含义,用不着显示他的力量有多大了。”这句话用于描述史蒂夫对皮克斯公司和苹果公司所做的一切是非常准确的。
史蒂夫已经不是一位站在河边想根据自己的命令让河流改道的“统治者”了。他现在只能算是一艘顺流而下的小船的船长,他引领着这条船前行,他的身后是喊着号子一起拼命加油的船员。
这就是新时代的史蒂夫:一个不再认为这个世界要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的人;一个仍然还有年轻时的品质特性,却已经受到时间、经历和夹杂于其中的智慧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人。是史蒂夫拯救了他一生钟爱的“苹果事业”,而且还让她变得更加美丽,是史蒂夫的皮克斯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动画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注意力,不论是孩子们还是他们的父亲,因为这些动画故事用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让人摆脱脆弱的情感,而且这些故事也成为了永恒的话题;是史蒂夫让音乐界注入了新生的力量,让他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引领它步入了一个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时期。
站在人生的制高点,所欣赏的“风景”就大为不同了。
然而,史蒂夫这想打赢另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与金钱、名声、荣誉并无任何关系。就像很多最精彩的“战斗”一样,这一场“战斗”也是个人性质的。史蒂夫·乔布斯要“打赢”比尔·盖茨。这场“战斗”是一种莎士比亚式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式的。在新世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细心观察这个最激动人心的故事如何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文章摘录:杰弗里·扬《活着就为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