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填满了

标签:
家长必读教育文化杂谈 |
日本的研究小组使用加速器使第30号元素锌的原子加速,然后撞击第83号元素铋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号元素。他们从2003年开始实验,在2004年、2005年和2012年共3次合成了113号元素。到那时,研究人员已经有了该元素的3个原子。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在为IUPAC的决定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科学家而言,这比一枚奥林匹克金牌具有更大的价值。”(野依良治并非日本研究团队成员,但他是RIKEN前任所长。)
俄罗斯和美国研究人员之前也曾发表声明表示发现了第113号元素,但并未被来自IUPAC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专家组授予优先权。
然而俄罗斯和美国却从其他3种元素那里获得了荣誉及冠名权。
IUPAC/IUPAP委员会表示,第115号和117号元素首先由俄罗斯杜布纳市核研究联合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市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发现。其他团队的工作——例如瑞典研究团队使用一部德国加速器——则帮助确认了第115号元素的存在。
而发现第118号元素的荣誉——这是迄今为止人工合成的最重元素——授予了杜布纳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团队。该元素有一个曲折的历史——1999年宣称发现这一元素的一项声明于两年后被收回,原因是有指控称存在伪造数据的行为。
英国利物浦大学核物理学家Rolf-Dietmar Herzberg表示,物理学家如今正在尝试人工合成第119号、120号元素,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这一研究是能够实现的。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表示看见了新的元素——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重离子研究GSI亥姆霍兹中心研究人员曾于2012年进行了5个月的试验但未获成功。在第120号元素之后,研究人员认为,让两个原子核融合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迄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上从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元素铀,93号及以上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按惯例,新元素命名一般用国名、地名和人名等加上后缀“um”的形式。
113号元素推荐名为Nihonium,符号为Nh,源于日本国(简称日本)的国名Nihon;
114号元素
命名为“鈇”,符号为Fl(Flerovium),这是为了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IUPAC 2012年5月31日批准了这一名称,取代原名称Ununquadium。
它的原子序数为114,位于周期表p区、第七周期,属于第IVA族,原子量289。由于某些相对论性效应,它是第一种表现出惰性气体特性的超重元素。
115号元素推荐名为Moscovium,符号为Mc,源于莫斯科市的市名Moscow;
116号元素
命名为“鉝”,符号为Lv(Livermorium),2011年12月被命名,2012年5月31日获得正式认可。
它是VIA族中最重的元素,但至今仍没有足够稳定的同位素能用在实验当中,以证明它和钋的特性相似。
鉝2000年第一次被发现,至今仅制造出了约30个原子,来自直接合成或者118号元素衰变,同位素质量为290-293,半衰期为约60毫秒。
(1)根据尽量少造新字的原则,在元素定名需要造字时,尽量选用已有的古字。(2)选用或新造汉字应符合国家汉字规范。
(3)符合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书写特点,以体现元素的性质,发音靠近国际命名。
(4)避免与以前的元素名称同音,避免用多音字。
(5)使用简化字,避免用怪异字,选用笔画少的字。
(6)为了避免歧义,选字应尽量避开生活常用字和已经用作其他行业专用字的汉字。
(7)尽量采用繁简无差别的字,以利于海峡两岸和汉语圈科技术语的统一。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向公众广泛征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的中文命名。征集截止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
反馈方式:请将您的意见填写到下表,并提交到cail@cnctst.cn
联系电话:010-6403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