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雨耕山英国领事馆旧址 |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msWzhv.jpg
这是个关于#你不知道的芜湖#的故事。
春秋时代因这附近一带的湖泊草丛中鸠鸟众多,被吴国命名为鸠兹邑,流经此地的长江一段由此别名鸠江,故址在今芜湖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此地则有湖泊芜草丛生,得名芜湖。
但如果就此认为,鱼米之乡是芜湖唯一的文化DNA,那便太不地道了。土到合肥看着膈应,就不跟它画城市圈一起发展?怎么可能!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tdWNqR.jpg
过去数安徽古代的府州,数来数去总差了一个,凤阳府大好理解,宁国府一半是山,怎么会面积那么大?再看看当涂一个“破县”,居然有个方形的高标准护城河,一直很莫名其妙,后来才发现,数落下一个,是因为现在没有叫“太平县”的地方,我以为的宁国府,有大约1/3是单独的一个府,太平府,府治当涂,带现在芜湖的3个县,其中芜湖县的县城,在现在芜湖的市区。市区有“环城X路”四条路,就是当年县城的位置了。可惜基本拆光了。
如果从中江桥下车,不沿着青弋江也不沿着一条叫做“二街”(有上二、中二、下二3段)的路,而从这两条街的中间一条“摆摊街”向着租界的方向走过去(对的芜湖是开埠的城市,1876年《烟台条约》),就会经过这条路。初看起来不过是条路,仔细看却能发现些不一样的地方——地面的条石,铺出来的宽度,是容纳两辆马车并行的!(现在被摊位占据了,只剩下中间那部分)
难道,这就是“消失了的一街”?!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YBglhA.jpg
街的两边都是老房子,仔细一看残存的构件,依然能看出精细感来。更有趣的是,传统的老房子多在东半段,而西半段,在改造后的建筑立面上,则能隐隐约约看到ArtDeco的影子……
虽然很多地方保留了些三线城市的特征,但是谁敢说芜湖“土”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88Hvz2.jpg
沿着那条街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步行街,稍微转转,就到了雨耕山的脚下。芜湖山多,但都是A-Cup,雨耕山也不例外,山顶是英国领事馆旧址(还有个旧址在范罗山,因为租界划好后曾经搬过一次)。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LlPI2C.jpg
站在山顶,如果角度对的话,可以隐约看到长江。原本是可以直接看到的,现在被房子遮挡了。
“芜湖当长江之冲,贾贸四集,阗城溢巷,各国轮舟,上下而侨寓,通商之地,始尚阙如。光绪三年,英领事达文波商请监督芜湖关道刘傅祺开办租界,勘定县治西门外沿江宿太木商滩地,南自陶家沟起,北抵弋矶山脚止,东自普同塔山脚起,西抵大江边上,作为各国公共租界,任各国洋商在界内指段划租。租界内地址共六百八十九亩零,每亩议价洋一百八十圆,外加四成迁费七十二圆,各国商人一律照行。如在界租地,须先行报明各该国领事,照会监督芜湖关道委员会勘指租某地段若干丈,查明妥办,缴价存官,由官立契成交,方准建造房屋。”
不过现在,“只有津沪汉,才配是洋奴”,人们往往对租界对本地集市的兴起闭口不谈,从来不承认有些关于本地富裕的童谣是晚清至民国产生的,而一定要强调“租界伤了国家的面子”,“伤害了税收”,“进口额大幅增加”。芜湖如果政治正确的话,就真的变成人们口中的“土”了。
——有租界,米市才会发展出期货金融啊!有租界,芜湖才从安徽鹤立鸡群的呀!
中国历史上,曾因大米集中交易而形成了四大米市。“米市”的形成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地处出产大米的中心位置,有广泛的大米来源,便于集中;二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发达,古时候尤其着重于水路运输。关于“四大米市”的认定有两种说法,除了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无锡三个地方没有疑议外,有争议的是湖北沙市和湖南长沙。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芜湖城市遭受严重破坏,十里长街化为废墟。1876年,芜湖作为通商口岸向外国商人开放,在贸易、交通、金融等方面与上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次年,镇江米市迁移到芜湖,数年之后,芜湖即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市场集中在县城以西到长江之间,青弋江北岸,已经毁于战火的十里长街市区,使这一街区很快得到恢复——就是刚才走的那段。此外,在十里长街以北,又陆续开辟了二街(1894年)、大马路(1902年,今中山路)和二马路(今新芜路),成为新的商业街区。而李鸿章家族在芜湖大量投资房地产,营建了众多的各类建筑物。到1910年,芜湖市区扩展约2.4平方公里。
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政府宣布废府存县,芜湖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至1928年,安徽省分设3个道,其中芜湖道辖皖南地区23县,治所驻芜湖。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在省之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芜湖县为安徽省第二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6MgIRA.jpg
到了1935年,西班牙人在雨耕山上,英国领事馆旧址边,建了一个学校。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P2TtfE.jpg
解放后被安徽机电学校继续使用,后来搬迁了。整片山被开发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区。听起来这种做法挺土的,但实际上功能划分还是挺混合的,有为文青准备的装逼空间,有还能继续使用的教室(比如作为手工小工厂、办公室、仓库等),有展销的空间,还有个很大的遛狗遛孩子的广场。景观设计、照明设计什么的,还是很有诚意的。
——只是,“只有毕加索,才配是西班牙”,起名上面有点土。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hiVH5k.jpg
我知道这个学校旧址,还是因为一个家就住在旁边的地头蛇给我秀了一下照片。我一看这栋楼,“唉,怎么窗户比例不对呀?!是真货吗?!”她肯定地说是真货,于是我也较真起来,真的去“人肉”了一下这栋楼,发现比例不对的原因,是因为在大陆,西班牙人建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帝国衰退得早),没见过,所以不认得。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p4vnKt.jpg
里面就还是学校的感觉。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lL3XBX.jpg
夏天从室内往外看,很舒服。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LjvQCu.jpg
一线光。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hVhqcR.jpg
这半截是餐饮区。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fr7epX.jpg
翻过山的那半截,是葡萄酒展示区,卖酒,分国家,虽然我觉得西班牙=葡萄酒这个噱头挺土的,但里面卖的酒貌似还不错,第一眼就看到了智利和澳大利亚的国旗,说明绝不是拉菲档次的。
然后去领事馆旧址吃饭。里面是个半餐厅半博物馆的设计。由于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的室内空间都框得比较死,小房间很多,于是就变成了一个个4人左右的小包间,可以呆一个下午。有最低消费,但怎么吃也都能吃到了,所以还算实惠。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1K2t1c.jpg
看起来像19世纪晚期的生活风貌展,但是也能坐上去。私人承包有时也有好处,就是空间的性质比较模糊,老板根据喜好收集家具、配饰什么的,还愿意share出来。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BhZB0Z.jpg
转到二楼。外面是广玉兰,叶子大,效果很好。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FH4seS.jpg
还是维多利亚时期,还没奔向现代主义,因此房间里面都比较黑。这点还原得还挺不错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gtT63h.jpg
玻璃格子里展示的当年英国人用过的物件。作为一个地级市来说,有这样的实物展出,是个很上档次的事情,毕竟这是历史的一部分,很多号称开埠了的城市,最后想找个海关旧址都找不到(被认为是城市的耻辱拆了),只能YY强市。能保留下来,收集下来,展示出来,让人觉得,芜湖好高洋上啊……是觉悟上的,大城市的赶脚。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PsXJ3p.jpg
因为人少,服务生给我单独开了个包间,想坐到啥时候都可以。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8s3XwW.jpg
午后的阳光。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5p222G.jpg
等菜。他们家的菜还挺地道的。看看500米开外中山路步行街的“县级市”感觉(但是星巴克、H&M,想有的还全有),再吃到诸如Ham & Melon这样的菜,真心觉得挺错乱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YRGXO2.jpg
菜还没上的时候,溜到准备间里看一眼。是不是很有油画感?那些画厨房的画。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bSYJQK.jpg
如果不想吃饭,还有下午茶。可惜我看了甜食就头疼,还是坚定地要饭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5ujmGD.jpg
大一些的屋子,可以包下来开趴踢用。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1tgRJ1.jpg
二层的走廊。
翻看芜湖的贴吧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得到很多关于领事馆的消息,同时也可以看到很多人痛心疾首,觉得还不够强调“爱国”,强调了“爱国”,就不会有人来拍婚纱照了,就不会有人来装逼了,就不会把老建筑变成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间了……就浪费了,为了“面子”,成为城市的负资产落灰——这到底是有面子还是丢面子的事情?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CdJufs.jpg
晚上下雨。趁着还没黑透,再上山拍拍the Magic Hour。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rrc98r.jpg
广场的灯光设计很赞,一看就像大城市——所以才会觉得芜湖有点,嗯,就算是“能屈能伸的错乱感”吧。还是说“后发优势”?
总之是件如果深入研究会很有意思的事情,洋气,但并没有伸向城市的所有角落。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RHKVrW.jpg
大台阶。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LEbow2.jpg
快要黑透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djetBB.jpg
回到山顶,从各个角度再转转。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83PKF5.jpg
英国领事馆和西班牙学校,跨越60年的对话。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gaUbcg.jpg
站在人家厨房门口咔嚓一张。学校(部分教室)变厨房,很神奇。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GqEyHh.jpg
然后就下大雨了。脚架摆在临时小亭里拍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9/06/21/kNLWhu.jpg
有职业病的第一眼看到这张照片,问“花池的灯没开吧?”我们的关注点还真是崎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