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京明城墙老门东老城南记忆馆 |
分类: 震旦本纪(内篇) |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ZJ6ZZv.jpg#重点错#" />
#你不知道的南京#
南京在长三角中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位置——不是吴语区,又是淮扬菜系,还穷(与苏锡常比),再加上“地铁修到天长”和“马鞍山南京机场”这种真实的荒诞,“白完省会滚粗长三角”的呼声越来越高,连芜湖都嘲笑南京是“苏北人”了。PS“苏北”的划分很贱的,从常州开始划,以北算苏北,所以南通……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就“漏掉了”。总之,在新一轮国家级规划中,长三角要拆,“白完省会”要带着扬州镇江跟合肥搞基(因为合肥不愿意跟芜湖搞基),“江淮城市群”终于把“江”划过来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AaAqdR.jpg#重点错#" />
就是这个博物馆,让人“千里江宁一日还”。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1m0mGJ.jpg
博物馆高过屋顶的部分是L形的,但是从各个角度看,却都像个平面,厚度一下子就没了。并且,无论是对着前面的仿古楼盘还是后面的“破小区”,都不觉得突兀。
建筑圈里有这么一种特色,“帝都蠢,魔都娘”。以西安和北京为代表的帝都蠢,蠢在总是要建大尺度地标,而这种大尺度建筑在鸟瞰效果图上如果比例很好的话,落实了就会显得特别粗蠢。因为鸟瞰相当于一个小玩具的尺度,等比放大了之后空间感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并且,“古都”总是会陷入“传统”道德制高点的死循环。而魔都娘主要娘在一帮建筑师都在唧唧歪歪自己的小情绪,虽然柳公子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建筑师吧,但是看得多了,也就觉得总是在不断重复自己(难得龙美术馆让人眼前一亮)。
——那么,南京到底是帝都还是魔都?!
理论上说,南京该算帝都,但是离魔都近了,又造成了很多暧昧。南京有我喜欢的好几个“建筑男神”,比如张老师傅老师。“江宁帮”一般都有体块清晰的感觉,较少用大院套小院这样的“移步换景”来叽歪,也会更多地采用“硬”一些的材料。东南大学有一阵木隔栅用得太多,着实让人视觉疲劳了一段时间,但其他元素还是有惊喜的。比如长兴可以被看成是“江宁帮”的试验田,傅老师的电视台,就能够在“特别‘魔都’的材料搭配”中,忽然造出一种很“生猛”的感觉,比如U玻配木板,柳公子肯定用更加阴柔的钢纱网,这就是“江宁帮”和“同济帮”的不同点了。
这回“任性”地江宁一日游,主要是为了看一位不是南京帮的“老一辈建筑男神”的,也不能说新了吧,一个博物馆来的。——就是刘院长这个项目。几年前在时代建筑上看到了,吓一跳——这不是基地位于西安的刘克成的风格呀!帝都蠢,蠢到江宁自然娘?!刘院长您肿么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HWeJTC.jpg#重点错#" />
说到刘院长这个项目,不能不说的是老门东改造这个内城更新的大项目。
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老门东保护区东到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北到马道街,南到明城墙。随着保护区内一项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今后,人们穿过“老门东”牌坊,即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与老门东牌坊同时亮相的,还有牌坊周围的4组街头雕塑,分别是黄包车夫、糖芋苗、老邮筒、学童进馆。雕塑人物着明清服饰,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老门东明清时的民居生活。今后,保护区内还将陆续亮相一批体现老门东民居生活景象的街头雕塑。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dkWByZ.jpg#重点错#" />
用业界的话说,就是绅士化运动。其实南京作为国民帝都,在民国时期已经很现代化了,现实中老门东这边的合院也已然变成了更为松散的城市肌理,除了一些有钱人的大院之外,很多都变成独立或围合的一二层小楼,并且通了电。这在博物馆里面的“老城南纪念馆”明确摆着模型,在老门东的设计中,却“复古”地强行关闭一些院落,以保证某些人认知上的“原汁原味”,但是却真正让这片地区失去了原真性,变成了商业街——里面的业态,也与别的城市的商业街没啥不同,人们不过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来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喝着同一杯星巴克,看着同样生活状态的人。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SFt6q5.jpg#重点错#" />
所以其实这项目吧,在无论是建筑还是城规的业界,都无甚亮点。但既然是“民国政府的帝都”,瞪次肯定不会像西安这样的“古都”,连心态上都就此“古”了下去(西安现在好多了,经济好了,也就不会像原先那样抱残守缺)。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XGcr8F.jpg#重点错#" />
因此,就算是旧城改造,也还是有地方允许玩玩新想法的。
刘院长的博物馆,本身是个里弄工厂,现在改造过来,但是这么大的体量,如何消解在一片仿古街中?
一般都会用解构的手法,但是这么解构却让人忽然感觉到了一种新意——从每个面看,博物馆都像一张平面的、抽象化了的黑白老照片,又有点像改造老楼的时候常用的帷幕,只是改成了穿孔金属板,带着一种“未完成”的感觉。虽说“玩消失”是妹岛常采用的手法,但是在国内还不多见(有气候和施工质量的原因)。——再是刘院长这种被“西安”脸谱化了的建筑师玩的,就更让人觉得“肿么会这样”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4rK46F.jpg
旁边的框架,是以后即将仿古的街区。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ojl4JV.jpg#重点错#" />
表皮“三维变四维”(拓扑学里的),在室内看就是这个样子。采光用。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GxicLZ.jpg#重点错#" />
……这不是朗香教堂么……大大小小看似不规则的开窗。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L5G4YT.jpg
一个大扶梯一直通到四楼,若是从四楼慢慢下来的话,就有一种从光明降下人间的感觉,略略有点神圣的意味。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1LVJ5X.jpg#重点错#" />
有展厅的一面是这样的。展陈很差,这没办法,国内一般做室内的和做建筑的不是一个团体,两边交流也少。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fHiSND.jpg#重点错#" />
由于是改造的项目,有些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空间并不容易改。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dwATAb.jpg#重点错#" />
这个是锯齿状厂房的那部分。L型高的那边主要是办公室。
表皮的转角。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xG3Wt6.jpg#重点错#" />
仔细看,会看到原来不同的面,肌理是不一样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N0ve1l.jpg#重点错#" />
一楼的角落就是老城南记忆馆了。个人觉得展陈也一般,大型泥人的效果。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Fq3lIY.jpg#重点错#" />
这边是传统的纸灯笼,但里面是通电的。从古代发展到现代,民国是个很有意思的节点。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lGG6gq.jpg#重点错#" />
这就是民国时期老门东的构造了。古典爱好者们会不会觉得很失望?
失望就对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mX4hLf.jpg#重点错#" />
南京也有这样的大碗茶,为戏台(可以认为是当今的小剧场)准备的。
对了,德云社还在老门东有个分号。
博物馆转了一圈出来,还回到老门东这片商业街上。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TmxLWd.jpg#重点错#" />
花花草草。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FKDCIJ.jpg#重点错#" />
是小清新的一项标配。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DSCCcO.jpg#重点错#" />
很奇怪的是这边居然没啥汉服党。估计商业气氛太浓以至于败坏了他们的心情吧。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1WtsYR.jpg#重点错#" />
星巴克的室内。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h8PLVV.jpg#重点错#" />
虽说是在仿古的房子里,但室内设计还是不错的,主要体现在这些灯的位置上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oyFntI.jpg#重点错#" />
当然,如果说老门东这片“一味仿古”,也是不准确的。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wrSzLE.jpg#重点错#" />
有些地方有着很强的“民国感”,貌似是这些老楼保存的效果还不错,于是只修了修环境,没强行改成“明清风格”。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SwCmsc.jpg#重点错#" />
路上听到带着孩子过来玩的老居民说,“我小的时候,南京的巷子就都是这么宽的,两人并排就堵死了……”老居民觉得,改造得还不错得原因,居然是“还是原来的尺度”,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当业界在批判“原真性”的时候,搬走的老居民关心的重点居然是“巷子的宽度是不是怀旧”这么具有实际空间感的问题,忽然又让人觉得,建筑学有了些希望——对的,老街区改造,审美只是张皮,而真正的精神,还真的是那些曲折狭窄,有时又十分破碎的,线性空间。空间才是承载记忆的最大载体,新建筑,仿古建筑,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从老门东出来,上城墙上走走。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jcXecR.jpg#重点错#" />
南京城墙非常长,城墙周长1954年实测为33.676公里,现存 21.35公里。幸好没想着走一圈,这是杠杠的徒步啊啊啊啊啊。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2MZEaE.jpg#重点错#" />
城墙的建造因各段所处地形和位置不同,采用的建筑结构也不同。南城及东西城的南段,面临平原和河流,无坚可守,除以河为堑外,城墙建筑最为坚固。墙内外壁表层用大块条石砌筑,里层填以巨大的块石,形成各厚 3米左右的内外墙体,均用糯米汁加石灰灌浆。内外墙之间再填以黄土、片石,隔层夯实。——所以中华门这段显得特别高,尺度特别大。某些地段,也有在条石砌筑的内外墙体之间全部用砖砌筑,或以砖、黄土、乱石夯填的做法。
北城及西城的大部分地段,倚山临湖,地形复杂,城墙结构比较简单。或者全体用城砖砌筑,墙体较为单薄,或者在砖筑的内外墙体中间夯填黄土块石。东城的部分地段,城墙外壁用条石砌筑,内壁用砖砌筑,中间夯填黄土、乱石或碎城砖。一些特殊地段又有特殊作法,朝阳门附近及狮子山地段,依山而建,仅在外侧修筑砖石墙体。石头城一带,下部利用原有的陡峭石壁,仅在山顶上加筑很矮的砖墙。城墙顶部的一般作法是在厚1~2米的由桐油和黄土拌和的夯土层上面再平砌数层城砖。顶部边沿设有石质流水槽和伸出墙外的滴水槽。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xtqSwb.jpg#重点错#" />
瓮城的墙上,再早些时候来看,就能看到一墙的凌霄花。现在晚了。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A6u7GA.jpg#重点错#" />
一只斑衣蜡蝉。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rAxEg0.jpg#重点错#" />
南京城墙没传承方形或长方形的旧制,民间说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称南京城墙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宫扇形”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南京城墙可能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follow的是元朝汉人中流传的传统。PS明朝早期很多官职的名字还沿用的蒙语,因为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rRhB9T.jpg#重点错#" />
墙头的野花。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UZfX5A.jpg#重点错#" />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oIrqj5.jpg#重点错#" />
那边就是护城河了,南边,挖得比较开阔。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36Tpke.jpg#重点错#" />
http://pic3.40017.cn/com/youji/2015/07/22/10/uHNeIj.jpg#重点错#" />
作死两张,然后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