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花东纵谷旅游南回线 |
分类: 震旦本纪(外篇) |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262043521.JPG
花东纵谷是位于台湾东部的一个纵谷,因横跨花莲、台东两县而得名,由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挤压形成,夹于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南北长约180公里,东西宽2―7公里,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海拔50-250米不等。
纵谷的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不少台地夹杂于其中,河流水系分为花莲溪、秀姑峦溪和卑南溪三大流域,共同塑造出纵谷内的主要地景。三大流域分布甚广,交织成庞大的网络,不但左右纵谷的景观,也挑动着纵谷的人文脉动。其源头都在海拔二、三千米的高山上,因而形成了峡谷、瀑布、温泉、曲流、河阶、冲积扇、断层及恶地等不同的地质地形,也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高山溪流在水量暴涨时挟带大量砂石,造成溪流谷地明显的冲蚀与V形的切割。由于地势陡降,山高水急,溪流从高山到谷地,垂直距离虽只有短短几公里,落差却很大。利吉层广泛地分布在海岸山脉的南端,自台东市附近沿着海岸山脉的西缘向北延展约七十公里,直到安通温泉附近的乐合。构成利吉层主体的是一巨厚的泥质沉积物,由浊流沉积的砂岩和页岩或泥岩所构成的交互层。利吉层有个显著的特征,出露的地方常形成恶地地形,是利吉层中的黏土质泥岩岩性利吉层成为一个复杂纷乱的非均质岩体或外来的许多不同岩块。
花东纵谷为原住民的主要聚集区,孕育了台湾十四大原住民族群中的五个原住民族群 ——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太鲁阁族及卑南族。台九线公路沿花东纵谷而行,贯通花莲、台东两县的精华地带,长达158公里的绿色走廊,尽是一片绿意和绵延的秀丽山脉,沿路并有东部干线铁路相随。
以上是维基,下面说我们自己的。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292145253.JPG
第一次经过时,是从花莲到台东。过了花莲,还是从台北开始,普悠玛号就开始出现第五种报站的语言了。普通话,闽南话,客家话(貌似,潮州话没前鼻音),英语,然后我们猜后面的那个是卑南语还是赛德克语。后来搜了一下,的确是卑南语。没坐过太鲁阁号,不知道太鲁阁号是不是用赛德克语报站的。
回来的时候,发现就算是普通的自强号,也是5种语言报站的。东华大学在花莲前的一站,智学还是什么,很多学生下车,等停车的时候,有个黑妹就每听一下报站,就重复一下,最后多了一堆“祝大家春节快乐”什么的,黑妹一字不落地说了一遍,跟同学说,“嘿嘿,这回也没说错”。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317946756.JPG
去的时候,有一段雾下得非常大。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334647612.JPG
闽南式的墓地。
很快天就黑了。
从高雄回来的时候是早班车,8点40,一站到枋寮之后,自强号就变成了莒光,站站停。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357148979.JPG
就快穿山。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374949949.JPG
穿山的时候晃晃悠悠。
南方的天空。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445454072.JPG
再来维基一下——
南回线是指枋寮至台东间,由台湾铁路管理局所经营的传统铁路干线,又称“南回铁路”。日治时代就有兴建屏东和台东间横断铁道的计划,但是因施工困难等问题而未付诸实行。战后,于1947年、1958年、1963年、1968年及1976年进行勘测与纸上选线,所采起讫地点,共有十种方案,最终敲定以施工较易、工期较短及经费较省的枋山线做为南回线的路线[2】。1977年列为“十二大建设”并进行规画,1980年设立“南回铁路工程处”并着手动工开始兴建,1984年改以“继续完成南回铁路计划”并入“十四项重要建设计划”中,1985年7月卑南(台东)到知本段通车,1987年12月知本到太麻里段通车,1991年12月全线完工通车,自此台湾的环岛铁路系统终于完成。南回铁路工程之艰巨更甚于北回铁路,西经枋寮车站,经泷溪、金仑、太麻里、知本等地,途中穿越查留凡山、巴矢山,终点站为台东(卑南)车站。全线共修筑大、小桥梁158座,隧道35座,总长38202米,最长的中央隧道长达8070米,名列台湾最长铁路隧道十余年之久,直至2003年北回线的新观音隧道(长10,307米)启用后才退居第二。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467155235.JPG
途中经过某个小站,忘记是什么站了,站长种了很多花。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607463281.JPG
赶火车的学生。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635464810.JPG
如果不是普悠玛或者太鲁阁号,哪怕是普通自强号,也需要让车,很容易晚点。这么说吧,高铁是G、C,普悠玛太鲁阁是Z或者T,普通自强号是K,莒光是绿皮车,区间车是S——城铁,金山铁路或者北京的S线。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653165869.JPG
台东一直是阴沉沉的,这会比上一次经过的时候好一些了。稻田刚开始插秧,水很是清澈。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680467486.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707368947.JPG
有了椰子树棕榈树,就很有热带风情了。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730770325.JPG
稻田就像镜子。我们去的时候刚刚好,还看到了田间的摄影师。如果稻子全部长起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看到这个场景,就会想到云门舞集有一次“在稻田中舞蹈”,就是大约这时,在这片山谷。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752071577.JPG
铁路仿佛就是在田埂上铺开的一般。
如果不是为了去特别的农场什么的,花东纵谷从火车上欣赏也就足够了,与自驾的乐趣是一样的,还不用看GPS。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780173153.JPG
车站简单而不简陋。
到了花莲的境内,天气更加晴朗了一些。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802374416.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835176331.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861277734.JPG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883279044.JPG
有时候感觉这边的水田都是经过景观设计的,但有时候感觉又不是,可能是因为干净的感觉吧。
山有的时候离得远,有的时候离得近。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904880254.JPG
近得扑面而来。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2932881871.JPG
路过村庄的时候,会有“当当当当”的钟声,很有穿越感。
http://upload.17u.com/uploadfile/youjipic/2015/03/17/31/2015031716583022387033.JPG
下车的时候,忽然发现对面那辆车是ACG的。
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