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崖一峰一生情

(2014-11-28 22:22:28)
标签:

山里

那样

父辈们

苍茫

一草一木

分类: 散文记事

一崖一峰一生情

 郭震海

一崖一峰一生情

从小在山里长大,山是我的伙伴、我的亲人,更是滋养我长大成人的母亲。连绵起伏、巍峨屹立而静默不语的太行山,留下了我的童年、我太多的梦。

工作在市区,每一次归乡,不管时间有多仓促,我总会抽出一些时间,迫不及待地登上太行山的某一个山岭,如同久别归来的游子急切切推开那扇思念已久的柴门。远离都市,远离喧嚣,任烈烈山风从头顶吹过,让灵魂沐浴在阵阵松涛声中,心在鸟语虫鸣声中归于沉静。

每一次置身苍茫中,望着山里的一崖一峰、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安详、那样的真实,身心彻底放松,就如躺在母亲怀中的婴儿,心静如水,仿佛能感受到血液穿过心房的律动。

如果是黄昏,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急慌慌的夕阳就不容分说地燃烧开来,金色的余晖洒向大地、洒向群山。苍茫的群山争先恐后地换上了金色的盛装,仿佛要去赴一个隆重的晚宴。此时,整个天地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金色大厅,一场华丽的歌剧正在上演,身着晚装的山妩媚、峰骄人。偶尔有一只归巢的鸟儿,双翅带着金色的光芒,划过长空,抬头间,突然发现西边的余晖还没有完全燃尽,幽蓝幽蓝的天街已经陆续张灯,这一切总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幽静、那样的自然,仿佛是在梦境之中。

如果是清晨,贪睡的露珠儿刚刚苏醒,一个个在草尖尖上害羞似地睁着小眼睛怯生生地张望,如果你走过,不管多么留心想着不去触碰她们,她们都会立即扑将而来,直闹得脚上的鞋和两个裤腿湿漉漉的。

小鸟跳跃穿梭在密林丛中,呢喃声声入耳,青草、庄稼和泥土的清香阵阵醉人。山里的清晨是灵动的、真实的,更是鲜活的。东方破晓,湿漉漉的晨雾便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淡淡的薄雾飘过山顶、漫过山腰,远山如影,近岭墨染。此时,一位早起的庄稼人牵着一头牛就走在晨雾中,时隐时现,人在画中,画中有人,天地之间如同一幅完美的水墨丹青。庄稼人牵着牛,一路唱着上党梆子戏,群山跟着咿咿呀呀,他走得那样的悠闲、那样的自得、那样的自信,恍惚间,顿觉自己身处仙境。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每一次置身山中,总会想起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的佳句。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吗?我仿佛是一个误闯者,显得无比的笨拙,屏住呼吸,不敢抬脚,生怕一不留神惊扰了眼前这和谐与宁静。无数次走过,无数次陶醉,低头间,曾经的泪水与欢笑就如山中的荒石一样,随处可见,或许我这一辈子都拾不尽、捡不完。

作为山养大的孩子,我曾经深深地抱怨过山,也恨过山。抱怨山,是因为山挡住了我的视线。小的时候,急于想知道山外的世界,踮起脚尖也总是望不远,我曾经一路疯跑,直到累得气喘吁吁跌倒在某一个山岭上,抬头仰望,山的那边还是山。恨山,是因为山让我的亲人一个个老去,他们生在山中、长在山中,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记得爷爷出殡的那天,细雨迷蒙中,我的父辈们抬着爷爷的棺椁吃力地走在山谷中时,我把一切悲伤和哀怨都归结于山,我奔跑在细雨中,哭着骂山、喊山。山,静默屹立而不言,淡观风雨而不语。

后来,我走出了大山,到城里工作。我曾自豪过,也暗自庆幸过,作为一个山里的孩子,终于摆脱了大山的封锁,走进了繁华的都市,成为远离大山,不再去关注谷雨、秋分二十四节令的城里人。然而,多少年过去了,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忘掉山,反而越来越想念山,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真实、愈发浓烈。童年的山、曾经绊倒过自己的石头、亲手栽下的小树,一切都记忆如初。身在市区,心在山里,山在梦中,醒来后心中总会涌上一份淡淡的哀愁。

从山里走出的孩子,我知道自己无法做到忘记,苍茫的山就如一位无私的母亲,在天地之间滋养着山里的人,她用宽大的胸怀包容着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甚至是蝼蚁和昆虫。记得,童年时跟着父辈们在山里春播、夏锄、秋收、隆冬蓄肥,身边的山,春来青葱翠绿,夏来绿树成荫,秋来五彩缤纷,冬来银装素裹,四季轮回中,我的父辈们挥洒着汗水不知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每一粒粮食的珍贵,懂得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有收获的喜悦,懂得了战胜一切困难靠的是信心,懂得了山里的孩子要像山一样坚韧。生于山中,长在山中,就如儿子深爱着自己的母亲一样,我深爱着山,喜欢着山。

走出太行山后,我曾到过吕梁山,漫步在韶山,走过沂蒙山,登过井冈山,上过大别山,穿过大巴山,观过狼牙山……尽管地域不同、山势有别、风情各异,但每每凝视华夏大地上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一种亘古的淡然与博大总会深深地撞击我的心灵,抬头仰望,不由总会肃然起敬。

对于人类来说,山是根基;对于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来说,山是压不弯、摧不垮的脊梁,这也是华夏民族共有的脊梁。或巍峨、或高大、或耸立、或连绵,不管是沟壑纵横,还是刀削斧劈;不管是秀丽多姿,还是重峦叠嶂,山之胸怀是博大的、气势是澎湃的、秉性是淳朴的。

我喜欢山,深深地爱着山,每到一处,但凡有山总会去攀登,置身苍茫之中,或看、或读、或品、或悟。每一次看山,看到的都是一种气势,这气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崇高的象征;每一次读山,读到的都是一种精神,这精神是华夏儿女不屈不饶、自强不息的魂;每一次品山,品到的都是一种内涵,这内涵是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吃苦、坚韧、谦让和包容的特性;每一次悟山,悟到的都是奉献,这奉献正是为官做人之根本: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我无法忘记山,因为我是山里走出的孩子,山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亲人,山里的一石一崖都是我的弟兄。我的血液、我的灵魂已经融入了山的成分,山也成为我生命中永不或缺的一部分。


一崖一峰一生情

 

写作过程

这篇小文是今年国庆节放假归乡,一个上午,躺在某一个山崖上,头枕着一块石头,在山风的见证下完成的。那天不知不觉中在手机上“按”出两千多字,直到电池耗尽。

多年来,我非常感谢家乡的山,山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感悟,我爱山爱到痴迷,写了多篇关于山的文,《一崖一峰一生情》是我最用情的一篇。10月29日和11月5日,天津《今晚报》副刊,用两期分别以题为《一崖一峰》和《走出山里的孩子》发出,11月19日《山西日报》“黄河 笔会”副刊全文发出。同时,在第三届全国人文地理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组委会邀请到青岛“航母基地”出席颁奖大会。我选择了放弃

 一崖一峰一生情

一崖一峰一生情

一崖一峰一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