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遐想

(2014-08-16 23:30:50)
标签:

佛学

分类: 散文记事

行走的遐想

有一位乡村老人活了九十七岁,至今依然很硬朗,我问他高寿秘诀。他说,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我不解。他进一步解释说,琢磨事练脑,高寿;琢磨人费心,短命。

                                                                                                        ——《行走的遐想》

                                                                                                      感谢大家对小文的喜欢,感谢转载。

 

行走的遐想

郭震海

    (刊于2014年8月16日《今晚报》“今晚副刊”,此文之前在《郑州晚报》发出,有删改。“今晚副刊”将其还原,真心感谢)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安静。向往深山古寺的钟声,忽近忽远,醉人;向往池塘边的蛙声,此起彼伏,看似喧闹,心灵却是一种宁静。

感觉好久,真的是好久了,没有听到过卖豆腐的老者挑着豆腐,游走在大街小巷,敲打手中木鱼的声音,声声,声声,仿佛能把灵魂喊醒。好久,真的是好久了,没有听到乡下蒙蒙小雨中,水从屋檐滴落在水池里的声音,叮咚,叮咚……那才是天籁之音。其实,太多的时候,动也是一种静,比如行走在子夜里的钟表;比如鸣叫在午后的蝉声。

游走在都市,总感觉自己如一尾缺氧的鱼,大口呼吸,无法停止。或许,我一直在逃避,逃避喧闹,逃避浮华;我害怕浮躁,感觉那是一种病;我害怕迷失,感觉那样装我的棺椁会变轻。我喜欢行走,仿佛与生俱来。

几乎每一个周末,只要无事都想出去,远离闹市,行走在乡间。一个人,身背一个小小的行囊,不需要干粮,只需要一口润嗓的水。踏着发黄的土路,不需要着急,无论是行走还是沉思,只要脚踏着黄土地,我总感觉心会无比的踏实。

偶一脚落重,踩疼了泥土不说,猛惊起草木丛中一只飞鸟,它如箭般在苍穹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远去。

乡间的小道上,没有声声汽笛,没有嘈杂的行人。在宁静中,一路伴着悠闲的白云,享受冬日的风,夏日的阳。

累了,随意在路旁找一块石头坐下,远望茫茫群山中,那如隐如现、如诗如画的小山村。山村里那些扛着锄头,背着铁锹,行走在田间的人,都是世间的哲人。他们自食其力,与天地共存,苍老了就斜躺在暖阳下,看日出日落,观云动风起,不争、不闹、不卑也不亢,一把白胡须是走过的岁月,我想,在他们的心里肯定住着佛陀。

我曾经问过一位乐观的乡村老人,人为什么乐观。他说人关键要记住自己是人。确实如此,字最简单,却最难写。生而为人,不过几十年,无论如何风光荣耀,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行走的人,人如果远离人性,就离兽性不远。

我曾经对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说,你看,他们都在笑话你呢!因为他在旁若无人地唱着比吼还难听的歌。谁知他不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说:光看别人的脸色,我还活不活。简单的话语道出的是深刻的哲理,人活着就是让人指着脊梁骨去说,无论是好还是坏,我们都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只有自我。

许多时候,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自我心情的恶劣。

有一位乡村老人活了九十七岁,至今依然很硬朗,我问他高寿秘诀。他说,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我不解。他进一步解释说,琢磨事练脑,高寿;琢磨人费心,短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