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有多好百姓是“裁判”

(2011-05-14 20:5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发表留存

城市有多好百姓是“裁判”

城市有多好百姓是“裁判”

    说实话,我原本没有想到在《上党晚报》开时评专栏,总觉得以自己的名字开专栏有点太张扬,这应该感谢社领导的鼓励。过去很少在博客中贴自己的报纸发表的习作,今贴出一些,《震海观点》每个周三,希望大家多关注、多指教!

新闻提示

    4月22日,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田喜荣明确强调,要把长治市区打造成一座交通便利、居住宽松、三河绕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安全放心的中国最宜居城市。从5月4日开始,《上党晚报》以“关注城市功能建设,让市民生活舒适便捷”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特别报道,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大盘点。

  □郭震海(5月11日《上党晚报》)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衡量一座城市的效率和魅力在于功能,而评价一座城市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的就是居住在城市里的百姓。

    今年3月31日上午,在全市市域城镇化建设推进工作会上,市委书记田喜荣指出:当前,我们要紧紧扭住中心城市建设这个龙头,切实找准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抓住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要树立“花谁的钱,就要为谁负责”的理念。城市建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城市建设,为百姓负责,对百姓有交代。

    此言一出,百姓击掌叫好。“春江水暖鸭先知”,城市作为我们生存的家园,和谐否?温暖否?方便否?舒适否?最能感知的是百姓,最有评判权的也是百姓。一座城市只有把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放在第一位,才是幸福的、温暖的、舒适的、最宜居的城市。从5月4日开始,《上党晚报》以“关注城市功能建设,让市民生活舒适便捷”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特别报道,如《我们的早餐从哪儿吃?》、《公厕,如何走出尴尬境地》、《大众澡堂路在何方》等等,就早餐点、便民市场、澡堂、公厕、交通、夜生活等,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城市功能集中大“梳理”。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城市的角角落落,问问市民早餐吃得好不好?市区公厕难找不难找?适合大众洗浴的普通澡堂多不多……把评判城市功能是否完善的权利交给百姓,让百姓来说话、来参与。这既是一组含着浓浓深情的民生报道,又是对市委书记田喜荣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提出的,重振上党雄风,再造一个新长治;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打造中国最宜居城市的最好落实。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市的城市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取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同样也应该看到差距。比如,现在城市中心区道路的占地面积率仅为5.2%,远远达不到8~15%的国家标准;再比如集中供热面积只达到实际需求的三分之一等等,城市综合功能还远远不够。市委书记田喜荣多次指出,在城市建设上,我们要多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满足广大群众的期盼和愿望。

    柴米油盐事虽小,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过去我们评价一座城市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外相的繁华与否,其实这是片面的,正如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贵族化”的城市,“贫民化”的百姓。

    什么叫最宜居城市?其实,衡量一座城市,更深刻、更现实的涵义就是市民的感受情况,它包括出行、就业、看病、住房、办事、上学、环境、治安等等或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软件建设。这些软件建设往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为百姓所关注和关心,更能反映一座城市的风貌和现代文明水平。

    4月22日,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田喜荣明确强调,要把长治市区打造成一座交通便利、居住宽松、三河绕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安全放心的中国最宜居城市。其实在之前的全市市域城镇化建设推进工作会上,市委书记田喜荣就指出:要在城市建设上“大动干戈”,力争在2至3年内使我市有一个大的变化,最大限度提升市民幸福指数。这是一座城市的决策者经过对这座城市“精准”把脉后,发出的动员令,正如百姓所言:“田喜荣书记的讲话很给力,听了感觉心里暖融融!”

    其实,对于一座城市的建设而言,就是要永远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要牢牢把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着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因为,一座城市的好与坏,最终的“裁判”是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老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