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爸妈吃顿饭
(2011-03-27 18:41: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说也说 |
领着爸妈吃顿饭
郭震海
前一段,有报道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占全国总人口数14%的1.67亿老年人将通过修订后的《老年法》受益。新修订的《老年法》内容引人关注,尤其是子女“常回家看看”引人热议,媒体为此报道不少,评论也不少。
据说,草案在“老年人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强调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民政部有关人员表示,如果老人就这一点诉诸法律,法院自此以后就应该立案受理。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是最基本的传统美德, 绝大多数儿女们都不会违背这样的传统伦理。千百年来,从古到今留下的“孝”故事很多,已经形成独特的“孝文化”,将“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草案,用法律来约束孝敬老人的行为,这或许是法律逐步健全的一个标志,但用法律“逼”着儿女回家真的会管用吗?
法律可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却约束不了一个人的心。尤其是在孝敬老人上,同样是为老人端饭,儿女一只手端是一种行为,双手捧上又是一种行为。法律可以约束儿女“常回家看看”,但受约束地“看”和自愿地“看”情况又会大不相同。冷冰冰地“看”是一种看,热热闹闹“看”是一种看,开开心心“看”也是一种看。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羔羊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父母恩养也是一层天。年迈的父母把儿女拉扯大,他们的需求其实并不多,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碗热气腾腾的饭。为什么我们有些人总喜欢把“忙”字挂嘴上呢?现在的社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快节奏的奔波,压力确实很大,但是父母能把儿女养大,有条件的可以留点时间多陪陪爸妈,没有条件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的时间总该有吧。
现在,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社会现实,对老年人来说,社会保障在逐步跟进,而儿女的“孝心”也不能缺失。
工作之外,留点时间吧,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爸妈!忙碌之余,少点应酬吧,领着日渐苍老的爸妈去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