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图书馆报》专访兰心

(2012-10-30 21:37:09)
标签:

杂谈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图书馆报》专访兰心

 

访谈方:《图书馆报》名人阅读栏目

专访:兰心

记者:李晓

 

一、关于阅读

1、 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有关读书的事情?

兰心:太多了,小时候经常偷书读,借书读,躲着读。长大后自己可以买书了,就经常送书、推荐书给有缘人读。

 

2、 现在还经常读书吗?主要是哪些类型的图书?读书对你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兰心:一个作家首先是一个读者,如果不博览群书,怎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呢!其实我看的书比较杂,呵呵,每个阶段读的书都不一样,现在,灵修方面的书读得最多。读书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读书就是必须要吃的精神食粮。

 

3、 读书对你的写作有何影响?

兰心: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玩具和娱乐,好在爸爸有好多书,我就像个书虫一样啃完一箱一箱的“大部头”,真是嗜书如命,呵呵。身处闭塞的小山村,是书为我打开了世界的窗口,让我借着书的力量飞出了山窝窝,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课的时候,我就翻出课本以外的书忘乎所以地读着,上课了我还不知道,经常被老师批评。吃饭的时候也要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看几眼,妈妈怕影响我视力,常常把书收走。晚上举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被爸爸说了好多次,嘿嘿。现在看来,正是因为与生俱来对书的喜爱,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4、 怎样看待现在年轻人读书偏少的问题?

兰心:的确,当下的年轻人浮躁,难以静心读书,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大多转移到上网、看电视、电影、玩游戏等娱乐上了,而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读书仍然是让自己直接受益又修心养性的最好方式。喜欢读书的仍然在坚持读书,我身边的好些朋友无论再忙,也不忘读书,相互推荐,相互分享。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的气质是不一样的,读书让人沉静,淡定,优雅,这是书的独特功效。所以,我到哪里演讲都会向大家推荐让我受益的好书,很多朋友都非常受益。

 

5、 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介质对阅读的影响如何看待?(比如片段时间只关注微博这一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进行深阅读的几率自然降低)

兰心:这确是一种普遍现象了,今年,纸质阅读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带来的影响。但我觉得,像微博这种碎片化阅读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但和读书是两码事。有深度的文字仍然在纸质书里。我个人是不习惯在手机上读电子书籍的,还是喜欢捧着书在手里读的感觉,还喜欢在书上写写划划。不过,身为作者,无线阅读和有线阅读这些领域,倒是得越来越重视了。

 http://s4/mw690/5a6615d1tcd46e81cee03&690


二、关于作品

1、您是从何时开始从事创作的?

兰心:作家需要天赋,从懂得有作文这么回事开始,我就开始写作了,几岁至今,从未间断。当然,之前的是积累,主要作品集中在这四年当中出版,目前正在出第四本书了。

 

2、听说,您最近写了本新书,是什么方面的书呢?

兰心:《爱的正能量》(暂名),关于身心灵,情感,励志方面的。

 http://s8/mw690/5a6615d1tcd46e9a61b37&690


3、相比市面上其他身心灵、两性读物,这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兰心:市面上身心灵类的书,单一的心灵引导,缺少与都市情感实际问题相结合。普通读者由于没太多时间思考领悟纯心灵的道理,当遇到很具体的感情问题时,并不知道怎样做。而市面上两性类的书,给读者感觉都是恶狠狠的行文风格,而现在的80后尤其90后,逆反心理重,就算他们读了,也不一定听得进去。相关身心灵的书是励志的,但两性类的书很尖锐。目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本将身心灵、励志、两性情感相融得非常到位的书。而此书的内容紧扣年轻女性的情感题材,以心灵引导的方式铺陈开来,让读者在看懂情感真相,正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定位。

4、据说,这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本将佛法智慧和都市情感相融合的书”,您也被称为“中国女性佛解情感第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兰心:市面上的宗教书籍,单纯谈佛法;市面上的情感类书籍,单纯谈情感。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将佛法智慧和都市情感相融合的书。我没有在书里教化,而是以感同身受和佛者的慈悲打开读者的心扉。只有走进读者的内心深处,才能唤醒封闭的灵性,让她们找到心灵的出口,找回最美的自我,找到通往幸福快乐的路。

 

5、当初为什么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兰心:因缘际遇,都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分。一本书的诞生,也有注定的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在我看到的、听到的、收到的来信倾诉咨询中,身为80后,我太懂得年轻女孩的缺失和渴求了。

当下的年轻女性,缺少信仰,缺少安全感,不知道如何避免伤害,在伤害中不知如何寻找新生的出口。心灵缺少温暖,缺少爱,怕爱,怕受伤。我希望通过此书让她们找到温暖,找到爱,并学会修一颗有温暖有爱的心。

当下的年轻男性,不懂女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不懂如何爱人。我希望此书让他们读到后,懂得女孩内心最柔软的缺失和渴求,以此更懂得如何爱她们。也好将此书送给身边的女孩子们。

 

6、听说,为了写这本书,你特意去了丽江,一边在寺庙里修行一边写作,能谈谈你的心路历程吗?

兰心:几个月前的初夏,我毅然放下长沙所有的讲座、演讲、签售、主持和其他商业事务,在长达两个月阴雨连绵的“倒春寒”中离开了那座心爱的城市,从繁华中转身来到丽江,如同从一个华丽的舞台步入心灵的后花园。行走,是心的修行。亲历泸沽湖地震生死考验之后,我领悟到了要缩小欲望的气球,珍惜生命的每一个当下,能平安健康地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然后,我在丽江的几大寺庙修行,学习佛法智慧,领悟红尘情感,写下此书。修行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爱无边的正能量,希望将这种爱与温暖传递给读者朋友们。

 

3       寺庙的修行对您的人生有怎样的影响?

兰心:我和丽江有惊世骇俗的“艳遇”,与红尘无关,与佛法有关。这段时光,是我命中注定要来这儿觉悟的。在这里,我学会了放下。这一段佛门修行,绝非看破红尘烦厌俗世,相反,我更加地热爱红尘,热爱众生。真的非常感恩佛祖的感召和加持,赐予我无限爱的正能量。没有这段修行,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

 

6在当今这个年代,很多年轻人的内心迷惘困惑,找不到精神力量。而您被称为“青春励志代表作家”,您的作品也与青春励志密切相关,是什么原因让您与“励志”结缘的呢?

兰心:这与我的成长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我有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是山沟里闯出来的,幼年丧母,少年受继母不善待几度辍学,为了求学,力排万难,倍受煎熬考验。后来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创业、写作、主持……我经历了同龄人没有经历的磨难和考验,坎坷的生活道路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人世的温暖。文如其人,我希望文字能激励读者朋友。我也会将“励志”风格坚持到底。

 

7、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出版的这几部作品。您认为这本新书在写作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与前几部作品有哪些提升?

兰心:目前已出有四本书:《一朵灵魂叫兰》、《天使之舞》、《小心!男人就这样骗你》和十二月底即将上市的《爱的正能量》,我觉得一个作者的写作历程也是一种不断的成长过程,从青涩到成熟,从浅显到深厚,都是一个必经的历程。只有先打动自己的书,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读者朋友也见证着我在写作道路上的成长,我相信一本比一本好,尤其,对于新书《爱的正能量》,我非常看好,非常喜欢,在这本书中,我以出世的心解答尘世情感,融合佛法大智慧,化解都市男女情爱中的问题,文字传递给读者的是超越之前所有文字的温暖和爱。

 

7、           今后的创作方向以及你想的谈的有关读书、写作的其他话题。

 

三、关于文坛

1、创作方面,对自己有何定位?如果有,为何这样定位?

兰心:我是个执著的人,将来,无论是创作,主持,还是讲座,培训,我都会坚持走:身心灵、励志、情感方面的定位。将最大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将最擅长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将最喜欢做的事情创造到极致——一定会梦想成真!

 

2、你怎样看待当今的80后作家及作品?

兰心:我是修佛的人,可能和别人的视角不一样。我关注的不是有多畅销,而是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欣赏有社会责任、使命和担当的作者。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正能量作品,希望越畅销越好,反之,如果是消极颓废的作品,发行越多,负面影响更多。

几年前,80后作家在80前的人心中,被戴上“无病呻吟、肤浅”的刻板印象,而随着80后的不断成长,也逐渐树立起“有思想、有担当”的形象。我就为中国有韩寒这样的80后作家感到骄傲!

80后作家都面临着自我定位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跟风和仿效,有自己的风格才能走得更远。我的文字一直是“励志”风格,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风格的坚守?几年前,80后作者流行颓废的文字,我没有跟风,一直坚持着,如今,励志已是大众迫切渴求的,我庆幸自我的坚持。走自己路,总有一天,会开创出一条阳光大道!以此与其他80后作家朋友们共勉。

 

 

3、当前,两性情感类的作品还是很受欢迎的,怎样看待此类图书的热销?深层次的根源在哪里?

兰心:这类图书热销是必须趋势。我认为深层根源是,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产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情感问题,比如:剩男剩女问题,在之前的作品里找不到答案,只能在当下的两性作品中找寻,于是刺激了此类书的市场需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