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只靴子落地了吗?
上周我在文章中就提过,本周较为关键,尤其是周初的两个大事需要好好揣摩:周一南车上市,周二宝钢解禁。为什么呢?本次从6000点跌下来,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未来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加上国际环境的突变,加深了国内对于经济的担忧,尽管大部分专家学者没有能够成功实现6000点逃顶,但对后市的大环境判断还是比较统一的,因此A股从6000点跌至2300点,无论如何都已经将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可能说还有点过头,因此无论后市是否还有下探空间,第一个靴子基本落地了。有本质根源当然也就有直接诱因,那就是上万亿的大小非解禁和市场在下跌过程中越来越差的人气,而本周的关键之处在于它恰恰密切联系着目前最要命的这两个方面。
上周五证监会发言人再次摆出空头维稳的架势,不仅没透露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反而强调目前股市总体依然稳定,更让人看不到政策救市的希望,在加上昨日南车不合时宜的出现,严重打击了本已经较差的人气,尽管有主力资金介入支撑南车股价,但大量打新资金的出逃和场内追涨欲望不强,导致其成为砸盘的元凶。尽管之前宝钢集团公开声明的锁仓承诺给今日的解禁烘托了较好的氛围,但已经有数据证实目前疯狂减持的大小非要远远大于试探建仓的那些基金。
目前看,第二只靴子还没有落地的迹象,中长期趋势的止稳还要继续等待。
当然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大小非集中解禁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但如果能够通过一些限制缓解的手段充分调动一下人气,还是对于短期行情有好处的。今天一个分析师在媒体上公然宣布,不主张政府救市,认为市场自然跌到底部最好,当然这种观点从一个方面看有其正确性,但由于体制不健全造成的后果为什么要由广大中小投资者买单?美国在股市出现危机时,毅然停止卖空机制,那我们政府为什么不能在自身举措出现问题时去积极弥补。
今日走势出现下跌途中的技术对抗形态,在接近2275点时出现反弹,而2006年12月18日造成的这2个点的缺口或再往下至2245点这一前期高点是否能够起到短期支撑,还要看游资、基金、大小非三方博弈的结果。
另外:
今日看到“传言保监会敦促保险公司减持A股”的爆炸性新闻,尽管上午保监会立即辟谣,但仍会让人感到忧虑。近期关于市场资金的传言频出:“热钱大量出逃”,议论纷纷后政府出面证明确实有资金流出迹象,但并未证实大范围离场;“社保资金入场救市”,事后又证明是阴差阳错,该部分资金仅仅是投资债券市场。究竟是谁在造谣中国股市?是要继续砸盘为了获得更便宜的筹码还是真正忧国忧民,只能在随后的市场中得到证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