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外医生的“不作为”,信还是不信?

(2011-07-24 10:31:30)
标签:

育儿

南瓜

病毒性感冒

抗生素

医生

不作为

分类: 2岁半——3岁

     南瓜高烧持续一周后终于见好,我跟他爹也暂时结束了对“该不该听国外医生话”的徘徊和煎熬。

    

    还是从头说起,上个周末南瓜突然开始发高烧,星期天早上烧到38.3。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当时带去医院也没啥用处,阿根廷这里无论哪个儿科医生肯定是例行检查耳喉,听听肺部,然后告诉你,回家吃布洛芬,每六个小时一次,如果不见效,就跟扑热息痛交换着每三小时一次。所以我们就自行给孩子吃了布洛芬,静观变化。

   

    谁知当天晚上三点,南瓜烧到了39度,我有点慌神了。南瓜长到现在,除了那次幼儿急疹,从来没烧到过39度。星期一一早就带去了医院,幸运地碰到了他的儿科医生。我希望在高烧持续24小时后,医生能告诉我个大概的结论。结论倒是有了——病毒性感冒,治疗方法还是照旧,回家接着吃布洛芬。他的儿科医生特别嘱咐,这种病毒性感冒,病程一般会有5天,如果五天还不见好,就再来医院。

 

    我们算是安心了点,以为跟以前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天半夜,南瓜竟然头一次高烧到40度,难受地翻来翻去哼哼。我跟他爹看着干着急,又没别的办法,只好按照医生的说法再换扑热息痛试试。南瓜很排斥这种药味,吃一口吐一口,几乎没吃进多少。情急之下,他爹连忙上网去查国内高烧的治疗办法。稀释了酒精,给南瓜擦前胸后背、手心脚心和脖子。南瓜虽然抗拒着,但身体没刚才那么烫了。

 

    孩子昏沉沉睡过去,我躺在边上一点都不敢放心。想着在国内,一针青霉素肯定这烧就退了,要不打点滴也行,点滴很快也会见效。可是在这里,从南瓜出生到现在,除了预防针,生病期间连一次血常规都没验过,更别说打点滴了。这里医生的主旨大概就是让孩子生抗。我想着小时候我妈每次说起高烧的可怕效果,什么谁谁烧坏脑子了,烧成小儿麻痹了,烧成什么什么了,我真是连觉都没了,越想越紧张。我一边叨叨着,南瓜你可千万要没事,一边琢磨着我们从国内还带了点什么药来,想来想去,也只有退热贴。这时候,小时候的四环素啊,青霉素啊,在我眼里真是最好的东西了。

 

    第二天跟老板请假,老板一听就急了:“孩子都烧到40度了,你们还没去医院啊?”我解释说就是去了医院还是一样的处理办法。老板很担心的说了句,小男孩这么持续高烧会少出问题的。至于什么问题,我也没敢问。下午去上班,同事都说,咱中国的孩子就得按照中国小孩儿的方式治,别太迷信这里的医生了。可是问题就在于,我们带的中药也只有小儿双清,南瓜一看见就要哭的,他一口都不会吃,对于从小喝惯甜药水的南瓜,那真要了他的命。

 

    我们还是硬挺着没去医院,但我心里着实打鼓,最后终于在星期三晚上去了急诊。急诊大夫还是老三样,让吃那两种药,星期五如果还发烧,再来医院。我问她,这么持续高烧,难道不会烧坏孩子?医生很惊讶的说,发烧本身是没有害的。哎,我知道在这些医疗常识上我们沟通不了,所以还是带南瓜回去了。

 

    南瓜出生到现在,数得着的几次生病——毛细支气管炎、幼儿急疹、急性肠胃炎、咽峡炎,还有感冒,每次医生都是说,这是病毒性的,吃抗生素没用,总是坚持让我们用物理方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就是去理疗抽痰;幼儿急疹那次,我觉得他们一开始并没诊断出来是什么,但就是从开始主张啥药没有,生抗;拉稀就是生生空着,孩子不想吃就不吃,给喝放了气的七喜,保证水分摄取就行了,那次拉稀足足拉了十天,眼见着南瓜小脸就尖了,不过在第十天上,还真如医生所说,好了不拉了。咽峡炎也是老三样,我理解这咽峡炎是不是就有点像扁桃体发炎啊,吃点消炎药不就好了吗,可是就是没有药,孩子也是扛了一周好了。小感冒就更不用说了,流鼻涕咳嗽照常上学,只有发烧需要回家隔离,吃退烧药。

 

    一开始,我们是抱着欣赏的态度,觉得这样至少不会存在滥用抗生素啊或者用药过狠的情况,更何况,每次医生虽然“不作为”,但最后孩子都不治而愈了。并不是我觉得国外医生高明,实在是南瓜从小没吃过什么药,我也怕从小给他上太多药,他以后产生抗药性了,所以不到逼不得已,尽量不给吃。可是有时候情况紧急的时候,比如这次高烧到40度,医生还继续不作为,这爸妈就真沉不住气了,实在是怕给孩子烧坏了。

 

    那天他爹上网查对策,正好看到有在英国生活的网友也在抱怨,医生不给吃药打针,孩子一直高烧不退,最后还是吃了国内带来的药管用。我们才发现,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迷信国外医生的“不作为”了。

 

    好在,这次南瓜真的在传说中的“第五天”退烧了。到今天为止没在再反复,我们暂且松了口气。可是以后呢,到底该不该相信医生的“不作为”,该不该适当给孩子采取点措施,比如吃消炎药什么的,真是心里没谱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