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始皇汉武帝为何都非常推崇泰山

(2017-08-02 08:17:35)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赵汗青

秦始皇汉武帝为何都非常推崇泰山

 

赵汗青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泰安市,故称东岳。素有“五岳独尊”之称。早在夏..周时代,就有七十二个君王到泰山祀祷。秦始皇一统中国后,曾到泰山封禅。随后历代许多帝王都来泰山封禅祭祀,建庙塑像,刻石题字……汉武帝曾赞叹泰山:“高、极、大、特、壮、赫、骇、惑矣。”孔子、东方朔、司马迁、司马相如、陆机、李白、杜甫、苏东坡、宋濂、姚鼐、郭沫若等人都游过泰山,并写下了许多赞美泰山的传世诗文。

泰山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以断裂为主,其构造特点为断块掀斜抬升。既有前寒武纪形成的构造,又有中新生代发育的构造。

泰山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发育以多期的褶皱、断裂以及韧性剪切带为其主要特征。它们彼此叠加相互改造,构成了极其复杂的构造面貌,对它们的成因机制研究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中元古代辉绿玢岩发育的国内外罕见的“桶状构造”,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从区域构造看,太平洋板块以近东西方向对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使泰山地区在近南北向伸展作用下,北东东向泰前断裂发生强烈掀斜活动,泰山大幅度抬升,致使泰山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得十分普遍和强烈,它们对泰山的形成及地貌格局起着主导性的控制作用。泰山周围的下古生界和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不整合面上形成的重力滑动构造也与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寻找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踪迹,我来到了泰山。

清晨,我们先从山脚岱庙开始,经岱宗坊,过一天门坊、孔子登临处石坊、天阶坊,直达红门宫拾级而上,便来到了万仙楼。楼北路西石璧上刻有相传是乾隆皇帝所书的“虫二”两字,据说是取风月无边之意,是说这里的风景优美无比。

再上行就是斗母宫。宫东北的山峪中,有一块约一亩地巨大石坪,坪上刻有北齐人所书的《金刚经》,字大半米多,已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雨浸蚀,细数下发现尚存一千另六十七个字。是历代书法家誉为的“大字鼻祖”。

再北上,经柏洞、壶天阁、回马岭,来到了中天门。在此北望岱顶,云梯高悬,南天门在望;南眺汶河,流水如带。从这里上行,是一段比较平坦的山路,路西有一石峰,据说泰山云雨变幻,常以此为界。山上的云降到这里,常化为雨水飘落而下,故此石峰名“斩云剑”。

在前行,过云步桥,便到了五松亭。当年秦始皇登泰山时,曾在此松树下避雨,因树“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离此不远,是对松山。这里双峰对峙,松树成林,乱云飘绕其间,风起松涛滚滚,有如海浪拍岸。乾隆曾题诗赞此处为:“岱宗最佳处”。

从对松山到南天门的一段山路,就是著名的泰山十八盘了。中间有一座升仙坊,以此为界,南面叫慢十八盘,北面叫紧十八盘。过去人们将此坊看成“人间”与“天堂”的界限。此时的我们感到盘道的石磴是越上越陡,接近南天门时,几乎成了直角。停步回首山下,仿佛身在云霄,飘飘如仙了。

经历了许多艰险和辛苦后,终于登上了南天门。我们由衷地感到胜利的喜悦,那种绝妙的快感,是其他人享受不到的。南天门上有“摩空阁”,这是一座红色的阁楼,高耸蓝天,极其壮观。

走出摩空阁,就是著名的“天街”。虽是七月流火的季节,而这天街却冷意逼人。在天街的尽头是碧霞祠,祠里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碧霞祠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采用的金属铸件和土木砖石相结合的设计,五间正殿的殿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碧霞元君也是铜像,东西配殿则为铁瓦覆顶,内供送生、眼光二神也是铜像,院中还有两块明代的铜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珍贵文物。关于“碧霞元君”(即玉女) 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据《瑶池记》说:“黄帝尝建岱岳观,遣七女,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仑真人,玉女盖七女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又据《玉女卷》说:“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性颖,……十七岁……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即)泰山;洞即石屋处。三年丹就,元精发而光显,遂依于泰山,以此有玉女神。……世传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之祠始此。”

过碧霞祠,便是唐摩崖。崖上刻有唐玄宗李隆基亲笔书写的《纪泰山铭》996个大字,加上额题四字,共计1000字。

再往上就到了泰山极顶,称玉皇顶。这一带名胜古迹很多,有无字碑、拱北石、仙人桥、日观峰、月观峰、丈人峰、“五岳独尊”石刻等。在极顶上看:“云海似玉盘,黄河如金带。”极顶上建有玉皇庙,东有观日亭,西有望河亭。庙中央有极顶石,这是泰山的最高点。它的侧面是“古登封台”碑,古代帝王登山祭天,就在此处设立祭坛。

玉皇庙前的这座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他自认为盖世功绩,非文字所能表述,故立碑于泰山极顶,让后世崇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