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伯虎点秋香张冠李戴了五百年

(2017-07-12 07:49:09)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赵汗青

唐伯虎点秋香张冠李戴了五百年

 

赵汗青

 

唐伯虎,名唐寅(147036-15241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伯虎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唐伯虎晩年皈依佛教,号六如居士。着有《六如居士全集》。参阅《明史》本传。 

所谓六如:佛经文字,也称六喻。佛教以梦、幻、泡、影、露、电,喻世事之空幻无常。《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唐伯虎有诗曰

“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有我。”

所谓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其实并不潇洒,但他才气奔放,绝顶聪颖,一笔好画冠绝吴中,但仕途不景,家境贫寒至卖画为生,仅活到54岁就与世长辞了。墓葬至横塘镇王家村。清代诗人方引谐有吊唐寅墓绝句先生胸次海天宽,只爱桃花不爱官。荒土一杯魂魄在,满溪红雨落春寒

 至于三点秋香一事, 据《古夫子亭杂录》记载确有其事, 但并非唐伯虎所为, 乃当时一姓吉的道人所行,倒也确与虎丘有关。 据说吉道人在洞庭湖曾得异人传授道术,从而能役使鬼神。那年仲春的一天,他因长兄的丧事,身上披着麻衣,而里面却穿着绫罗。在虎丘,恰遇上海某大户人家眷属也在游虎丘,其中有一小婢名叫秋香的长得十分可人,瞧见吉道人的衣着怪模怪样的不由自主地嫣然一笑。 吉道人原本就被秋香的艳丽所惊,又见冲着自己美美地一笑,便自作多情误以为秋香有情于己。后便乔装打扮更姓改名,投身到上海这一大户人家充小使,竟真得秋香为妻。事发后,这大户人家派人打探, 才知中了吉道人的计。只因木已成舟,就送了嫁妆,成全了他俩。因此秋香的主人并非什么无锡华太师,而乔装更名投身大户人家的小使更非唐伯虎。不知何故,后人竟然把这回事附会到了唐伯虎的身上。想来只因唐伯虎乃名人,是名人总少不了弄点花边新闻,从古至今一向如此。看来,这传说的附会也为善意的附会,只因唐伯虎的人生道路充满坎坷,后半生苦中作乐活得相当艰难……唐伯虎成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完全是命运的误会,这里面充满苦涩和无奈。

清代著名文学家吴谷人却把这事当成真的,他认为唐伯虎的个性使然,生活浪漫,是能做出这样事的。便写了一首《桂枝香·题唐子畏美人拈花图》:

秋迥一剪。只脉脉无言,折枝低捻。金粟前身,约略破禅香溅。风前记起灵山笑,证三生、眼波重展。泥金衫袖,渗金窗户,斜阳人面。

料只是、情天眷恋。肯才人名字,押上红券。游戏光阴,侭彀风花磨炼。初三下九频频约,怕梨涡、晕来难浅。几时圆合,兰因絮果,画图相见。

由于吴谷人的推波助澜,这后人自然又相信了几分。

人们只知道唐伯虎少年时候顽皮;青年时风流;中年老了,玩世不恭。所以世人将他的一些故事添枝加叶,以至於编造成许多传奇小说,其中唐伯虎三点秋香传的最是神乎其神,如真事一般。其实关于传说中唐伯虎的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可以透露出,这位才子画家性格上的风流狂放,不居礼法。

当时,唐伯虎已是明代有名的画家。所以,许多有钱有势的人都想仗著自己的权势,向唐伯虎要几幅画,但唐伯虎生性不畏权势,而好结交穷人。就因如此,所以唐伯虎宁愿作画送给穷人,也不愿理会那些高官贵人。

从前有本叫《九美图》的书,讲的是唐伯虎娶了九位美女的故事,情节很离奇,历史上并没有这桩事,不过唐伯虎画九美图倒是真的。九美图的由来,是祝枝山有一次去拜访唐伯虎,而与唐伯虎打赌,只要唐伯虎能在一年内,将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出十张美女图来,祝枝山将付给他三百两银子。但当时唐伯虎却忽略了: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来十张美女图?这时,书僮唐兴建议唐伯虎,每月初一、月半到玄妙观去,必可轻易的得到十张美女图,但唐伯虎只完成了九张,而这九张美女图也就因此被保存了

坎坷的生活,形成了唐伯虎傲世不羁、蔑视权贵的性格。他在一首诗中说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反映了他宁愿贫穷,也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清高傲世,必然开罪了达官贵人,因此,唐伯虎的生活并不富裕。他在一首诗中说:“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生活窘迫得几无立锥之地了。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直接了当地道出了生活清苦的状况。西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中死去,死后贫穷,无力安葬,只得在住宅边暂痤。

如今,在苏州桃花坞唐伯虎住宅遗址附近,还有一条名曰“唐寅坟”的小巷。直到二十年后,由唐伯虎的亲友凑了钱才将唐伯虎灵柩迁葬於城西横圹王家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