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郎织女神话其实是最古老的天文纪法

(2016-05-26 07:55:27)
标签:

历史

文化

赵汗青

牛郎织女神话其实是最古老的天文纪法

 

趙汗青

 

在中国流传最久、流传极广的神话,是牛郎织女故事。

牛郎织女最早出现于《诗经》之中;《诗经. 小雅. 大东》说:“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首诗即是一首天文学方面的诗歌,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纪法。尝试今译如下:

终夜奔波的织女,

总是从东北方向上升起。

直到隐身在西北山底,

七个时辰里你都在天际。

七个时辰里你摆弄着织机,

为什么带着花纹图案的丝绢

      你没有织成一匹?

隔河相望的情哥牛郎,

你为何总是在生气?

唉,因为那存放衣物的箱子

       空空如也。

你可知她手中没有一丝半缕?

你可知她一直都在对岸哭泣?

《小雅. 大东》是一首讥讽谭国赋敛太重的诗,老百姓已经一无所有,就连天上的织女,也空有织机而无能为力了。这首诗歌哀怨辛辣,揭露了那个时代奴隶主们的酷征暴敛猛于虎。

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首诗其实也是一首反映天文方面的诗歌,它记录着西周时代的计时制度。当时织女星接近恒显圈,夏季几乎终夜可见,从东北升上来从西北落下去,在天穹上划出了大半个圆圈。转一整周需要24个小时,转大半个周就十四或十五个小时,而诗中说用了七个时辰,可见当时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每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采用十二辰,这就意味着西周时期可能已用漏壶计时了。据《周礼. 夏官司马》说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 ,表明在军队中使用漏壶计时。“大东”则反映了一般平民,也已使用滴漏来分割一天的时辰了。漏壶的使用有着重要意义,它使观象授时的精确度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这说明当时的天文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