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州玉皇寺传奇 (12)玉皇寺里求得子  大雁小雁落宿州

(2014-08-10 15:32:45)
标签:

赵汗青张丙奇

宿州玉皇寺

文化

宿州玉皇寺传奇 (小说连载12)  

 

赵汗青 张丙奇

 

 玉皇寺里求得子  大雁小雁落宿州

 

在宿州玉皇寺北,有一个皮家庄,皮家庄有一皮员外。这皮员外膝下一直未有儿女,直到四十八岁。

这一天,皮员外做完生意回到家中,他的妻子为他操办生日。待过完生日后,妻子告诉丈夫:“人家都说俺庄子南边的玉皇寺里签很灵,不如,俺们去玉皇寺里抽签拜佛吧?说不定佛祖看俺们心诚,会赐给俺们孩子的。”

皮员外回道:“娘子说的有理,我早就想去了。只是整天忙于做生意,一直也没得空,不如明天就去。”

第二天,天妻俩人安排长工,套上马车,带上供品、干粮和水,一路南行前往宿州玉皇寺。

来到寺前,停下马车。夫妻俩走进寺内。

当他们走进玉皇寺,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建筑物是“天王殿”。两边供奉着两尊面目狰狞,手执金刚杵的护法金刚。夫妻俩拜了拜又前行,进入了第一座正殿。坐在正门口迎接夫妻俩的是挺着偌大肚皮,满脸嘻笑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夫妻俩进入天王殿向弥勒菩萨问讯之后,用欢喜、平静的心右绕佛殿。最后来到大雄宝殿,上了三柱香后,夫妻俩跪在玉皇大帝和佛祖像下,默默地祈祷,盼望佛祖能恩赐他们个孩子,以传宗接代。

祈祷完后,夫妻俩又来到大门右边抽签。刚好抽了只观音第九签、中签寅宫:【孔明点将】“烦君勿作私心事,此意偏宜说问公;一片明心光皎洁,宛如皎月正天心。”诗意:此卦皎月当空之象。凡事光明通气也。(说同悦。)住持师傅解释说:心中正直。理顺法宽。圣无私语。终有分明。“劳君问我心中事,此意偏宜说向公 一片灵台明似镜,恰如明月正当空 ”(四句浅释:辛苦你来问我心中疑虑的事,若能执中无私往这个道理最好;如果心里清澄如镜就能透澈事理,就好似天上皎洁的月亮照耀了整个夜空。)心中正直,理顺法宽,天无私意,莫空虚看。此签皎月当空之象,凡事正直则吉。灵签之曰:本签者皎月当空之象也。凡事正直则吉之签。虽是前运不佳。前事去之后。渐见顺利者。君尔幸获此签之示者。平素之存心种德之所由成。后得如此之佳境。亦即是心中正直。理顺法宽天无私意莫空虚看。

住持师傅告诉皮员外夫妻俩:“施主所求,一定会心想事成。”

皮员外夫妇很高兴,献上结缘银子后便打道回府了。

当天,皮员外的妻子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有神人送她两朵莲花。神人说:“吃了吧,会有好处的。”

妻子吃了。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怀了孕,十个月后,生下一对孪生姐妹。皮员外非常高兴,搬书取名为大雁、小雁。大雁、小雁自幼生得乖巧,聪明伶俐,千娇百媚。恰巧,皮家庄有户贫苦人家,姓申,生一对双胞兄弟,取名大全、小全。也是天缘凑巧,大雁、小雁与大全、小全,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样两家往来更密切,几乎是皮家离不开申家,申家离不开皮家,两家如同一家。两对男女,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自幼定了婚约。不几年,大雁、小雁已到十八周岁,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这时村里有一恶少,调戏大雁、小雁未成,便思报复。他想了想,先去讨好黄淮王,把大雁、小雁献给他,看大雁、小雁往哪儿跑。结果,就跑到王府奏说:

“皮员外有一对孪生女儿,貌若天仙,何不选进王府中?”

黄淮王是当朝皇帝封的地方王,好色成性。听罢恶少的话,非常高兴,立即传王旨,封大雁、小雁为王妃。旨意传到皮家庄,大雁、小雁宁死不从,皮员外也一向把女儿看成命根子,认为她们是宿州玉皇寺里供奉的玉皇大帝和佛祖所赐,况且自幼又把她们许配给了大全、小全,哪里肯让女儿进宫。那年农历九月初九,黄淮王带着一群衙役家丁,闯进皮家抢亲。皮员外想去阻挡,被爪牙们打翻在地,妻子去阻拦,被他们一脚踢开。他们死拉硬拽,把大雁、小雁塞进花轿,大雁、小雁拼命挣扎,哭声震动着皮家庄,也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便派神灵下凡拯救她俩。只听天空一声巨响,一股浓烟腾空而起,大雁、小雁升空,飘飘欲仙。接着,一群鸿雁由北向南飞来,大雁、小雁立即加入它们的队伍,鸿雁立即排成“人”字形,向南飞翔。“人”字形鸿雁的影子,印在淮北大地上,宿州的大地上立刻出现了一座“人”字形的大山,因此,人们称它为“雁山”。

大全、小全见不到大雁、小雁,相思之苦难以忍受,无奈之中,他们来到宿州玉皇寺,找到了住持师傅,住持师傅告诉他们说:“大雁、小雁已居住在雁山的深林里,她们永久不与世人见面了。”

大全、小全听了,心里十分难过,为了寻找大雁、小雁,他们倾尽家产,买了两匹白马,骑着向雁山方向寻找。他们走啊,走啊。一日两,两日三,半个月,十五天。路上他们碰见一位老僧,老僧说:

“大雁、小雁离不远,大全、小全心不甘。”

说毕老僧不见了。大全、小全觉得奇怪,犹豫半天,思忖半天,终于坚定信心,继续往前走,又走了一天一夜,终于又碰见老僧,老者唱道:

“人转头,马转弯,抬头就是无影山。无影山,万丈高,只到雁山半老腰。”唱着唱着,又不见了。

大全、小全继续走,走啊走,翻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说破千言万语,饱尝千辛万苦,直走到黑发变成白发。一天早晨,两匹白马一转弯,转脸一看,一座“人”字形大山耸立面前,极目远眺,只见山头上两个泉眼,晶莹耀眼,斗大的字镶在石头上——“女儿泉”。

大全、小全弃马上山,他们以极快的速度来到了山半腰泉眼旁。泉眼里荡着清波,亮晶晶的,就像大雁的两只大眼,流出的泉水,像是大雁眸子里射出的泪花。大全、小全感动了,哭泣了,眼里流出滚烫的泪水,那泪花像晨露,滋润着雁山的一草一木,那泪花像珍珠,滚落在泉眼里……

潺潺的泉水伴随着那思念、真挚、纯洁的泪水向四面八方流去,流过高山,经过平原,最后不知流向何方。大全、小全面对大山,哭道:“大雁、小雁,你们在哪里?”空寂的山林中,发出长长的回声,像是大雁、小雁在呼唤:“大全、小全,你们在哪里?”两对童男童女,以真挚的爱情,流出了真挚的泪水,和着女儿泉的青波,构成一曲悲壮凄婉的恋歌,时刻回荡在大山之中,震荡着雁山。

从此,宿州有了雁山,有了雁山那悠悠的泉水,葱茏的树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