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赵汗青 著(长篇章回小说)《游龙戏凤后传》第四回】

(2014-01-16 18:12:16)
标签:

凤后传

娘儿

王府

章回小说

班衙皂

第四回

 

洛阳府深夜逼供  杀人豪杰留名

 

却说正德爷说出十二万两银子,众人都一起对他楞看。王半城道:“道长,此言当真?”正德爷道:“绝非虚言!”众人齐道:“你的银子在哪里?”正德爷道:“就在这店房里,等我取来!”随即走离大厅,来到前边房里,叫道:“徒弟,快将包袱背到后边大厅。”王奎听了,领会其意,背起黄布包袱跟着正德爷来到了大厅。正德爷叫王奎将包袱打开,众人一看,包袱内闪闪发光,尽是些金条!

原来正德爷出京时带来四十八根金条,路上给了讨饭孩子两根,如今还剩下四十六根。王半城等众人见此光景吃了一惊,不知此老道出家之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金条。大家把金条手下,王半城又拉过算盘噼里啪啦的合了一气,把金条拆成银价,算来算去,只折得八万二千两银子,还差三万八千两。大家又作难起来。正德爷见大家如此作难,便说道:“金条不够也不要紧。请问这里可有大典当?”王半城道:“你问典当何用?洛阳城里典当也不下于二十多家,要说最大的没有比朱家御典当再大的了。这是三王爷的干儿子朱长福开的典当,一百万银子也有,只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好当。”正德爷道:“这就好了,你们大家捐的银子都不用了。我只当一件东西就够了!”众人却道:“此道人是个吹大气的人,莫非有什么八宝蛋子夜明珠,天上掉下的稀罕物不成?哪里能使得这许多钱!”王半城也听的傻了眼,半信不信的。正德爷随手将手腕上那只日月龙凤翡翠镯取了下来。说道:“这是本道十二年前在西昆仑晴雪峰顶尖上得来的一桩奇宝,众位看看值也不值,就问他典当要四十八万两银子!”王半城接来镯一看,果然不是寻常之物。只见这镯绿得如一湾碧水,绿色里含着一轮旭日,像血豆子一般的红。红日下边是一条盘旋着的金色小龙,鳞片都要抖动了!真是夺得天地造化之工。原来这是老王永乐之时,波斯国进供来的一副宝镯,那一只在十八年前交给了李凤姐,就剩下了这一只带在身边。王半城道:“这就好了,看来知县李老爷有救了,众位兄弟不要慌走,待我到朱家典当去当这件宝贝,看看到底能值多少钱,回头再做计议。”王半城说罢,着人将那四十六根金条收起,自己便揣了这只镯,直奔朱家大典当走去。正德爷和王奎都回到房间里等候回音。

王半城出了大客店,不多一时就来到了朱家大当典门口。只见柜里有三个伙计,他们已自没事,却在里边吃茶说笑闲扯。王半城来到了柜台前叫了声:“当当了!”三个伙计都认得王半城,齐声道:“原来是王老板!真会闹玩笑。你老这半夜三更的来当什么当?莫不是找我们家大掌柜吃酒吗?”王半城正经说道:“哪个跟你们说玩笑,就是要当一件东西。”遂伸手从怀里把那只镯掏出来,放在柜台上。三个伙计传着看了一遍,齐道:“王老板来当的一定是好货,不知要多少银子?”王半城伸出四个指头,又翻了一翻,说道:“不多不少,就是四十八万两银子。”三个伙计听得此言,一个个眼睛睁得像鸭蛋大,吓得舌头伸出半天也没卷回来,齐说道:“这个我们可做不得主,让小的们到后边禀报一下,”三个人说罢往后边去了。

不大一会功夫,就见从后边跩出了一个大胖子来。这个人胖的出奇,肚子大的像鼓,头顶尖尖的,看那来头,上秤称也有三百斤!这个胖子是朱长福的大掌柜,名叫顾保,洛阳城里有名的别宝回子。一双眼睛入地三尺,是个识货的行家。顾保一见王半城,彼此又是老相识,随即就看了货。顾保道:“这件东西实是世间珍宝,价钱也值得,怎奈这样一大宗银子我也当不了家,须得报给老板得知,朱老板允许方可。”王半城道:“也是个道理。”顾保拿起镯又一跩一跩的往后边去了。不大时辰,顾保又跩了出来,说道:“果真值得,朱老板也愿意了,只是银子太多,须待明日到宁王府去取,今晚只好先写好当票欠着了。你看如何?”王半城道:“这样也行。”即时写了当票交给王半城。王半城拿着当票回大客店跟众人见话去了。

再说朱长福见了这日月龙凤翡翠镯,知道不是民间之物,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为了稳住王半城,才叫顾保写了当票假欠着。待王半城走后,自己便换了一双跟脚的薄底鞋子,把这只镯往怀里一揣,一溜烟往宁王府跑去。

朱家当典离宁王府只有二三里路,不大一会朱长福就跑到了宁王府。宁王府里的人谁不认得王爷的这个干儿子?所以也没人拦阻他,就到后边见了他的干爷宁王朱辰豪。朱长福将这只日月龙凤镯交给了宁王朱辰豪,情由讲了。宁王朱辰豪见了这只镯,原来是自家的东西。他对着这只镯愣了半天,因为他认得,这是先祖留下的遗物,后来落到二哥手中,今天晚上怎么到了典当里了?为什么又说要这许多银子?宁王眼珠转了七八转,说道:“这也值得。镯就先放在我这里了,明天照数给他银子就是。”朱长福匆匆退出。

宁王朱辰豪待朱长福走了,心中暗暗盘算:难道说昏君出京来到了洛阳吗?他知道,二哥年轻时就善肯私下民间查访,今番暗自进了洛阳也是可能的。不过,万一是二哥这个昏君出京来到了这里,我的大事可就坏了。况且李小龙是吏部点补的县令,我要杀他也杀不成了。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毒辣的坏主意。你看他急忙磨墨,取过笔来给洛阳府知府宁国忠写了一封信,命他今夜无论如何要拿出李小龙的口供来。朱辰豪心想,李小龙虽是朝中知名,只要有口供,不要奏明朝廷,先把他杀了,料也无妨。随即差一名心腹把这封密信送往洛阳府。

这洛阳府知府宁国忠,乃是一个手馋心黑的赃官,素日与三奸宁王串通一气 ,拜在三王的门下,狼狈为奸尽干坏事。三奸宁王朱辰豪曾经许他,待后来夺下江山,封他做吏部天官。李小龙的冤案就是他一手所制。他们所谓李小龙的贪污的那一笔四十八万两银子,都是他们在洛阳周围四府八县搜刮百姓的钱财。宁国忠将这些银子不放在洛阳府里,偏要放在洛阳县衙里。又说不放心,都是派自己的人看守。过了一夜,银子不见了,宁国忠硬说是李小龙勾结了江洋大盗把库银盗走。这件事追究下来,就将李小龙下狱,问成死罪,勒令追赃。可是李小龙宁死不招,宁国忠得不到口供,一时无法上奏。欲待偷偷行刑,又怕把他们的大事闹出来。这些把戏都是三王朱辰豪所编,让宁国忠出场来演。宁国忠今晚见了宁王朱辰豪的密信,心里已自十分明白,即可传令:“升堂!”

洛阳府堂前“咚咚咚”一阵鼓响,三班衙皂即可聚堂。宁国忠传令:“带李小龙上堂!”不多一时,李小龙被押到堂前,俯身跪倒。宁国忠说道:“李小龙,你知罪了吗?”李小龙道:“下官何罪之有?”宁国忠“啪啦”一摔惊堂木,喝到:“大胆的李小龙,你已身犯王法,死到临头,还敢在本府面前称下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今晚你要交代出到底勾结了哪些江洋大盗窃走了国库的银?盗去了这些银子放在何处,日后有何用场?”李小龙道:“这些情况我一概不知,要问就问你自己吧!”宁国忠气的暴跳如雷,喝道:“李小龙!你真是不识抬举。你竟敢如此搅闹公堂,该当何罪!如今已是铁证如山,岂容你再三抵赖。两边,快把证词拿出来,让他自己看去!”两边站班的走过二人,上来把李小龙按倒,当场理开一张纸来,只见上面写的不是证词,而是供词。供词上写道:

 

犯官李小龙亲供:某于五月十三日夜半,勾连江洋巨盗一十八人,合谋盗窃库银四十八万两,以备后来招兵买马,夺取大明江山之用。所盗银两已用十二辆骡车运往峨眉山。

                                         招供人  李小龙(画押)

 

李小龙一见是供词,就知大事不好!欲待据理力争,哪里还能自主?两个皂隶掌住了双手,把事先备好的朱砂印泥拿过,硬拿着李小龙的手指戳了印泥,按在供词上画了押。李小龙气的昏昏沉沉,有口难言,被两个皂隶推推拥拥押了下去。

宁国忠把供词封好,约莫三更十分,亲自来到了宁王府。宁王朱辰豪未及提问,宁国忠就把供词展放到宁王面前。奸王见了供词,明知有假,不再细问。立即传令,整顿法场,连夜处斩李小龙。并且派宁国忠做监斩。常言道,一声令下如山倒,哪个敢违?洛阳城的三街两巷的士农工商听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霎时间都知道夜间要杀李青天,哪个还能睡得着觉,男女老少啼啼哭哭,一齐向法场拥来。大家都要看个究竟。宁国忠见满城百姓乱哄哄的围住了法场,怕闹出意外之事,便向宁王府要了三百小军保护法场。天交四鼓,就听法场上“通!”打了一声惊魂大炮。法场周围的众人听得炮响,于心不忍,都要往里冲。护法场的军卒四面拦截,哪里拦得住。场子越挤越小。宁国忠坐在法场内心惊胆战,吩咐:“快打二声魂炮!”只听得法场里“通隆”又是一声炮响。

这时候天已微明,渐渐的就天光大亮了。整整闹腾了大半夜,李小龙还没有杀,宁国忠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只听得围观的人群后便有人叫道:“众位乡亲们闪一闪,俺探法场来了。”众人一看,是一位中年妇人,挑着担子,担子里一头是油饼,一头是小米稀饭。这正是李小龙的母亲李凤姐。李凤姐因昨天来到城门跟前,天色已晚,被把城门的小军拦在城门外边,就在东门外坐了一夜。今天天刚亮,城门一开她就进来了。她走在大街上,就听一街两巷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李青天这样的好人怎么能被杀,老天爷真是不睁眼!有的说,宁王爷也真是不干人事,怎么半夜里把人拉到法场里?反正李青天今天是活不成了。李凤姐听了这些言语,真好像如响雷击顶,浑身都麻木了。她挑着担子急急往法场奔来,要来看儿子一眼。李凤姐一叫众人闪闪,众人都不认得她,齐问她是李小龙的什么人。李凤姐道:“俺是李小龙的母亲,请大家让一让!”大家一听是李县官的母亲,都往两边闪,就让开了一条道。就连那些法场的小军也不忍心拦她。

李凤姐挑着担子挤到法场中间,一看儿被绑在桩柱上,二目紧闭,只等一死。李凤姐放下担子,叫道:“我儿小龙!”李小龙慢慢睁开眼睛,见是母亲,二目含泪,没有说话。李凤姐热泪滚滚,低声说道:“你饿吗?娘给你送饭来了。”李小龙摇摇头,说道:“不饿。”又把眼睛闭上了。你想李小龙这时有山珍海味还能吃下去吗?李凤姐见儿子不言语,便说道:“我儿,都是为娘不该让你出来做官,要是俺娘俩在乡下种田怎能生出这桩横事?”李小龙又把眼睛睁开,说道:“娘,儿做官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今天死而无愧。只是有一件事叫儿死不瞑目。”李凤姐道:“哪件事,你给我说来。”李小龙道:“想我到北京会试,本来该中状元,只因为说不清祖上三代,才中了个进士。后来补了这个知县,要不然也不会落到这个结果。回到家里我问起父亲,你对我说父亲死了。我问死在何处,坟在哪里,你就不给我往下说了。想来人生在世,到死不知父亲,也是一大遗憾!”李凤姐见儿子问到此事,这时也就不再瞒他了,便把十八年前在镇江梅龙镇开店遇到未一撇的情节,从头至尾大略讲了一遍。李小龙道:“你说父亲给你留下一只镯,可能拿出来给我看看?”李凤姐随手从身上掏出那只镯来。李小龙一看,是一只翡翠镯,碧绿如洗,绿色里有一弯新月,月下有一只五彩缤纷的凤凰。李小龙一见不是凡间之物,又想起“未一撇”乃是个“朱”字,大圈圈,中圈圈,小圈圈,不正是三道紫禁城吗?看来父亲定是皇族内人,有些来历。就叫母亲把镯收起。说道:“娘,我死之后,你带着这只镯到京城去告御状,或者能给儿昭雪沉冤。”李凤姐道:“娘知道了。”

正在李凤姐娘儿两个说话之时,就听法场上:“通”又是一声炮响。法场上的小军上前把李凤姐推开,齐说道:“这是三声大炮,要开刀杀人了!”李凤姐抢天扑地,被军卒们推推拥拥赶出法场。

刽子手身披大红袍,手里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走了过来,对李小龙说道:“对不起了,请你将脖子硬住,免得我一刀砍不下来,你又要再受二刀之苦。”说罢举起大刀对着李小龙的脖子砍了下来。就听的“喀嚓”一声,咕噜噜落下一个人头来!法场周围的人都吓得把眼睛一瞎。片时,大家睁眼细看,李小龙还绑在桩柱上没动,地上落下的那颗人头乃是刽子手的头。不知何时,李小龙跟前还站着一个小孩。这小孩衣衫褴褛,像个要饭花子。护法场的军卒都愣住了,不知怎么回事,这时,这小孩对着众人高喊道:“大家说李小龙能不能杀?”众人一齐大呼道:“不能杀!”小孩又对着站在人群前边的正德爷高声喊道:“老道大哥,你说能不能杀?”正德爷大喊道:“不能杀!”小孩说道:“老道大哥,你承认我小弟了吗?”正德爷仔细一看,原来是前些天在路上酒馆中闹宴的孩子。说来正德也是救儿心切出于无奈,连忙说道:“我承认你了小弟,千万要把李小龙救下来!”这时候,从护法场的军卒中走出来一个人,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作死的小杂种!竟敢打劫法场,杀死刽子手,你真是活到尽头了!”小孩一看,来的这人细高个儿,一张蜡黄的鬼脸,贼眉鼠眼,手提一口鬼头大刀,足有三十斤重。他对这小孩喝到:“你叫什么名字?快快说清楚,以后好通知你家人来收尸!”小孩哈哈一笑,说道:“小祖宗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家住北京城,姓高名叫高一名!”

不知高一名从何处而来,且看下回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