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31 萧何月下追韩信
(2010-10-28 15:54:50)
标签:
军事 |
萧何月下追韩信
一
萧何不单才智过人,还且还有一双慧眼,善于识才用人。韩信的成功,伯乐就是萧何。
韩信是我国秦末楚汉战争时的著名军事将领,为刘邦争夺天下,建立汉朝,谋划献策,率军奋战,出生入死,功冠当时,与刘邦的著名谋臣萧何、张良一起被史家称为“汉初三杰” 。可以说韩信是中国古代智勇双全、战绩赫赫的军事指挥家和军事谋略家。
韩信,生於公元前231年,死於公元前196年,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现在淮阴还有韩信的遗迹韩候祠、胯下桥、漂母祠、漂母井、钓鱼台、韩候故里等,另外楚州区有古淮阴碑(为明朝后期由淮阴码头镇迁于此地)。
韩信是楚国人,应当说与项羽还是老乡,年龄估计比项羽还小两岁,项羽是宿迁人,韩信是淮阴人,两地相差不过几十里,只是项羽少年是在楚国北疆长大,青年时期又到吴中,韩信却一直生活在家乡。韩信祖上也是贵族,只是到他父辈就没落了。
自少年时起,韩信就喜爱读兵书,整日里钻到研究排兵布阵上,由于家境衰落,他满腹经纶派不上用场,便四处到亲戚朋友家蹭饭吃,所以在当地名声不太好,很多人都躲着他。
这一天韩信再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了,便跑到一条河边靠喝水充饥,一位正在洗衣的老太太见他饿的厉害,便跑回家中拿了一块餅给他吃,每天都是如此,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几天。
韩信非常感激,就对老太太说:“老人家,等我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您!”
老太太回答:“你一个堂堂七尺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想以后报答我?我只是看你可怜,才拿餅子给你吃,我可不想要你报答我什么!”
韩信听后深有震动,从此便四处打工想法养家糊口。
过了些日子,韩信手头也有了几分积蓄,便象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穿起了长衫,腰里也挎了把长剑。一天,他在大街上四处寻找打工的机会。由于大家认为韩信过去一直是不务正业,就很看不起他,觉得他现在竟然也能人模狗样的穿起了长衫挎了把剑,就狠是不舒服,尤其是一帮市井无赖更是如此。
这样,就有一位长得异常高大魁梧的杀猪大汉挡住了韩信的道路,蔑视说:“别看你穿起长衫,挎上长剑,其实就是个胆小鬼。赶快脱下长衫,献上剑给我!要不就刺我!如再不敢刺我你就必须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受此奇耻大辱几欲发作,忍一忍还是慢慢涨红着脸,从那屠夫胯下迅速地爬了过去,然后拍拍衣衫上的灰尘扬长而去。
众人哄地一下闹开了,只有那屠夫楞楞地呆在那看着韩信的背影。
二
司马迁老先生在描述韩信这段故事时,用意可谓良苦,他要告诉后人的是;要忍所不能忍,为别人所不能为,方能成就大事。
后来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韩信觉得机会来了。等他找到这支起义部队时,陈胜、吴广均已被害。这时他又投向项梁叔侄,由于武功一般只做了一名小军官。项梁战死后项羽统治了部队,韩信便寻找接近项羽的机会,把一些军事谋略计划奉上,然而,项羽只喜欢勇将,对韩信这样的智将却不重视。屡次三番没有被项羽釆纳,韩信心想在项羽手下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就转投了刘邦。
刚开始刘邦也不把他当回事,只是安排他做个管后勤的普通军官,正好萧何是管整个部队兵马粮草的,通过多次交谈,萧何发现韩信是个帅才,但汉军已被项羽挤往汉中受困,只顾忙于政务,一时就没有推荐韩信。
但韩信久也得不到提拔重用,又吃不了这粗茶淡饭的苦,便开溜了。
萧何手下跑来报告说韩信跑了,萧何得知后,惋惜人才流失,更怕韩信见识用于别人,所以来不及报告刘邦,就带着几个手下人,乘月色去追韩信,追了三天三夜,才追上韩信,经过苦口婆心的相劝,韩信终于返回军营。
萧何问刘邦:“汉王您是想一辈子呆在汉中,还是想和项羽争霸天下呢?”
刘邦心想这不废话吗!谁愿意呆在这穷山恶水的苦地方。但嘴上却说:“丞相您说下一步怎么办?”
萧何对刘邦说:“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愿王察安决。”
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和项羽一争天下,就必须重用韩信,如果只想安稳不走,那就算了!望您决定。
刘邦听了萧何一番话后,心潮澎湃,愿意任用韩信为大将军。萧何又根据韩信的为人和处境,建议刘邦专门修建拜将台(现遗址在陕西汉中市城南),选择吉日良辰,对天祭祀,以最隆重的礼仪,亲自授予韩信大将之印玺。命他统帅全军,握有生杀大权。一些将领虽然不服,但摄于汉王威权,只好听命这位斯斯文文的大将军。
韩信受此殊荣,深为感动,从此便不遗余力地为刘邦出谋献策,亲率大军东征西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的著名将领。
在韩信走马上任的第一次內阁会议上,韩信自信地分析道:在今后的战争中,我敢断定项羽必败。其原因有三:
一是项羽武力值太高,天下战将无一在他眼中,当然也无一人是他敌手。这就导致他曲高和寡,充其量是匹夫之勇而已。
二是项羽读的书太少,过去又没做过高级领导人,对手下立了大功的人舍不得封赏,显得太过小气,封王标准全凭自己个人喜好,英布就是个例子,将来可以把项羽手下的有功无赏的将领拉拢过来。
三是项羽没有一统天下的思想,缺乏全国战略性的眼光,没有一点政治素养,不在关中建立大本营,却急匆匆跑回彭城立都,这样必然会导致时局混乱。
汉王进军关中,约法三章不扰民的政策已深入人心,还有那二十万秦兵被坑杀,更让秦人痛恨楚军,章邯如今亦是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已失去了一代名将的风彩,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汉军可以出兵占领关中,建立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随时出兵中原,与项羽争霸天下。
韩信的讲话精神得到了著名的谋士张良首肯,也感动了刘邦、萧何等个别高级将领们的认同。由此可见,没有本领不要紧,只要会用人就行,所以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真是一个好领导人啊!
(关闭评论是为了节约好友时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