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教育世界——《窗边的小豆豆》
(2009-10-19 21:28:39)
标签:
教育窗边的小豆豆乌托邦善意黑柳彻子日本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知名主持人黑柳彻子根据小时候的小学经历写的一部小说。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而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黑柳彻子凭这部小说享誉国际是当之无愧的,虽说主持也让她名声不小,但真正被国内外熟知还是靠这部精彩的《窗边的小豆豆》。如果没有这般经历,我怎么都不相信一个成年人能这么熟谙小孩子的纯真本性,并能将一种长期以来被渴望的教育模式通过这样一个小孩子的视角表现出来,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不了解日本的我恍然,原来日本不只是村上春树呀。
《窗边的小豆豆》讲得是一年级的小豆豆被学校退学了,因为她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过强的好奇心让中规中矩的老师不能忍受。妈妈为了不让小豆豆受到伤害,没有告诉她被退学了,而是带她来到了新学校——巴学园。于是,小豆豆开始了在巴乐园的快乐生活。这里的一切都那么与众不同:教室是不能工作的电车做的;学生们可以随意选择座位;上午做完作业,老师就可以听从学生的意见决定下午是散步还是玩;旋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脱光衣服游泳以使有生理缺陷的小朋友不感到自卑……小豆豆快乐的学习,成长。那些被以往老师批评的,也成了小林校长眼里的优点。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饱经应试教育毒害的人们眼里都是新奇的,并且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的童年有这么善意的引导,那么今天我一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果遇到小林先生这样善意的、可爱的,愿意让每个同学爬到身上,并且能认真听你唠叨,给你台阶下,从来都以你的成长为出发点的校长,那又该是多么的幸福。
童话般的学校未必有瑰丽的结局。二战的到来使得这里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最终美国的原子弹毁了这所乐园。学生们也各奔东西。而巴学园其实也承受着种种压力,毕竟很多家长不支持这种教育模式。只是因为这个小学校的规模太小才没引起大的关注;另外,学园的毁灭也摧毁了这种爱的教育模式,小豆豆这样的幸运者也只有寥寥几个。所以,这样的小学教育在我看来,起码在我们这代挤“高考独木桥”的人看来,永远都是乌托邦,不可望,更不可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