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饮食秘籍
(2009-07-15 13:13:33)
标签:
养生饮食冰粥主食健康 |
分类: 酒文化 |
稀饭做主食
比起米饭、馒头这些主食,不少人更喜欢以粥作为夏季的主食。从表面上看,粥里好像只有些米粒和米汤,其实营养价值一点儿也不输给其它主食。所谓“一粥一天下”,粥在我国的饮食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就已经对粥的营养功效做过肯定性评述。而现代人沿袭古人的烹制方法,并加以改良,制作出的各种药粥、五谷粥、蔬果粥,营养程度甚至超过米饭和馒头等,是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粥助消化,可以滋养肠胃。因此,很多危重病人都以粥作为恢复期主要的营养摄取来源。粥还是药食同源的食品,无论是在粥中加入绿豆、红豆等豆类,还是加入莲子、百合等中药材,抑或加入蔬菜水果,它们的营养成分都能在煮粥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融合,是人体绝佳的保健食品。赵霖教授则认为,粥中米汤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粥煮熟后,上面会浮有一层薄膜,它是粥的精华,被李时珍形象地称作“米油”,且有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的说法。所以,粥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膳食品种之一。
夏季温度高且潮湿,人的肠胃持续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变得脆弱。粥易消化,口感清淡,其中的水分又帮助人体补充了因大量出汗造成的缺水问题。特别是晚餐以粥为主食,不但不用担心发胖,还能促进睡眠。患有胃病及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夏季喝粥尤其合适。
中医认为夏季主心,心阴不足,容易引起心火上炎,肺胃积热。煮粥时放入一些具有静心安神功效的中药材,如莲子和麦冬,是不错的保健搭配。但不建议喝冰粥解暑。现在很多冷饮店为迎合节令都推出冰粥,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碎冰加入蜜豆。很多年轻人觉得酷暑难耐,喝碗冰粥特别过瘾。但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之中人体阳气最盛的阶段,这时如过量进食寒冷食物,会阻碍阳气外泄,排汗减少,久之必将成病。
多吃葱姜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进入夏季,特别是盛夏之后,凉菜、丰收菜时常出现在北方百姓的餐桌上。但首先要注意,选做凉菜的蔬菜原料一定要新鲜。其次,要注意凉菜不可一次做得过多,最好现吃现拌。否则不但疏菜的新鲜程度不能保证,放置4个小时以上的拌菜还会生出亚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饮品主打双绿
能喝上一杯清凉解暑的饮料,可以说是夏天最大的享受了。面对琳琅满目的果汁、茶饮,夏季喝那种更合适呢?东北夏季多以干热为主,饮品的选择应更注重以能生津止渴的为宜。绿豆汤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夏季消暑、解毒良药。绿豆性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绿豆汤虽好,但也不可狂喝猛饮。一碗绿豆汤的热量大约为70卡,若喝得过多,也会造成热量堆积,影响体重。通常情况下,一天以250—500ml比较合适。绿豆汤之外,西瓜汁、柚子茶也都是不错的夏季饮料。
茶饮现已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视为能缓解疲劳、改善机体内循环的健康饮品。喜好不同,茶种的选择亦不同。有的人喜欢花茶的清香;有的人钟爱红茶的苦涩。根据节令来说,夏季喝什么茶更合适呢?首推绿茶,绿茶性寒,能清热解暑。而且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还能帮助对抗紫外线,是夏季茶品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