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
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条件和可能,包括患者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场所的条件等,但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
首先,患者应注意运动的方式及适宜的运动量,如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以及过度曲伸或倒立性运动就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眼底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而年纪较轻,又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如果仅采用短时间的散步,或是站立不动的气功,则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其次,主张选择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别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很有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是一类很适合与糖尿病患者采用的运动方式,值得推广。
什么时候进行体育锻炼为好
有人习惯于早晨空腹时锻炼身体,也有人主张晚上餐后进行体育锻炼,到底什么时间锻炼身体最好呢?我们认为以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开始锻炼较为为适宜。
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也可能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当然也可能是血糖先低,而后又因苏木杰反应而过高,所以最好把运动时间放在餐后。
为避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体育锻炼最好在进餐结束后半小时以上再进行。晚餐后的体育锻炼值得提倡,因为中国人多半进晚餐比较多,而且多数人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节目,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
另外,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三定"的原则,包括定时定量的饮食、定时定量的运动或定时定量地使用降糖药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体育锻炼的定时定量,往往有人做不到,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糖尿病人运动时间的选择
一天中什么时间运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尽可能在饭后1-2h参加运动,尤其是早餐后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可能是一天中血糖最高的时候,选择这一时间运动往往不必加餐。
应提醒患者不要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有些病人喜欢晨起服药后出去运动,而后再回家吃早餐,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运动期间,胰岛素注射部位尽量不选大腿肌肉等运动时剧烈活动的部位有些人习惯于早饭前运动,可分为几种情况,分别对待。
如血糖>6.6mmol/L,可进行运动;如血糖在6.0mmol/L左右,应先进10~15g碳水化合物,再运动;如低于6.0mmol/L则要进食30g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长时间大运动量运动后的降糖作用持久,如爬山,郊游等,应及时增加进食量。
提倡持之以衡的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因为运动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如胰岛素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增高,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大血管并发症危险性的降低等,在运动后1~2周内即可表现出来,但若不坚持运动,再经1-2d就会很快消失。
适度运动可减少糖尿病风险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内科医生法兰克·胡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撰文指出,增加运动能够显著降低成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
胡博士说:“根据对7万多名中年妇女进行的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每天以快步走上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使患糖尿病的危险减少50%。"这项研究成果同时还显示,快步行走减少患糖尿病危险的效果和较激烈的运动一样。”
胡博士还说:“我们发现,快步行走等温和的运动和跑步等较激烈的活动,同样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II型糖尿病的危险。因此,怎么运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动。”
对于无法每天连续运动一小时的人来说,胡博士建议他们分段累积运动量。例如,走路而不是坐车上班,爬楼梯而不乘坐电梯到办公室。
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妇女,但哈佛大学的医生们相信,其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