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打卡】(浙06)王店粮仓群(国8)

标签:
【国保打卡】王店粮仓群(国8)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王店古镇老街曝书亭随记 |
分类: 嘉禾纪事 |

(王店粮仓群)
王店镇去过几次,因为那里有朱彝尊的故居——“曝书亭”(参见《曝书亭随记》5集)。
第一次去王店是1989年9月,返程乘的是客轮,仅仅因为想体验一下在运河上乘客轮的感受,当时还带了两个儿子。两岸风光秀丽,但船速实在太慢了。
运河上的客轮(游轮除外),父子三人就乘了那么唯一的一次。后来运河上的客轮销声匿迹了,嘉兴新建不久的“客运站”也改做它用。参见《【嘉兴古运河游】(44)——船文化博物馆,唯一不让拍照的博物馆》。
至于“粮仓群”,直到公布为“国8”,才进入思泉的视野。
为撰写本篇博文,上个月初专程走了一趟。
王店粮仓群(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原王店米厂仓库。
建筑占地面积5700余平方米。2002年米厂改制,仓库停用,目前除西侧少数租给小家电厂作仓库外,其余皆闲置。
粮仓群由南向北分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南起为第一排有6个粮仓,向北第二排有5个粮仓,最北第三排西起首位空缺,仅有3个粮仓,共计14个粮仓。
各粮仓间等距7.8米,均为苏式圆筒形,同体积尺寸,直径12米、层高8.15米,墙体混泥土砌筑,内部有木梁架,屋顶为六面青瓦顶,大门开处离地2米。粮仓群的功能还不止于储存,还可以烘干。
(俯拍片子来自网上,感谢原作者!)
像这样的苏式圆筒型粮仓,一座大约能储存50万斤的粮食,14个粮仓保存的数量和体量,在嘉兴同类建筑中罕见,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嘉兴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地位。
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同时,建筑本身亦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2017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升级为“国8”。
米厂西侧沿长水塘建有石码头,但已毁损。
离开“王店粮仓群”,可以顺路游览王店古镇老街。
再往东不远,就是著名的“曝书亭”——朱彝尊(竹坨)故居(省保)。参见《曝书亭随记》系列和《【嘉兴古运河游】(46)——朱彝尊,清初的“一代文宗”》,后者可能已被“秘密”。
那天,又到那里拍了几张片子。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甚至照抄了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