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一个多月,独自一人周游了北方的若干省市自治区。博友们热情地招待思泉,以各种形式关注思泉、问候思泉,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天安门城楼上)
一个多月的周游自首都始。退休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去过北京N次(N>100),这次算N+1。北京走的地方确实不少,用黑白胶卷、彩色胶卷拍过,用小数码拍过(参见《我爱北京天安门》),但用单反数码相机记录,这是第一次。
在北京的几天里,只要体力允许,不停地穿梭在景点中,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留下些的影像,大部分是熟悉的传统景点。
天安门是首选,过去也这样,只要有闲暇,总要到天安门广场看看。

-
天安门城楼,最壮丽的城楼,中国人民心中的精神坐标。

-
天安门城楼的背面。

-

-
站在中央领导人曾经站立过的位置上环顾天安门广场。

-
更远处,有旧前门火车站?别的,说不清。

-
城楼的大殿内金碧辉煌。十余只宫灯,菱花格扇门,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


-
“导演”了这么一张“模仿秀”的片子,不太成功。
-
后来,又几次在天安门广场环绕,近距离瞻仰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毛
纪念堂等。

-
尽管去过北京N次,却从未观看过升国旗仪式。这次的住处离天安门仅仅两站地儿,机会难得。
到达北京的次日凌晨三点多,即离开酒店前往天安门广场。

-
莫道君行早。靠近广场,游人越聚越多。事后问过保安,那天的人数有数万——非节假日,极其平凡的一天。不过正值暑假,算是因素之一。

-
人们井然有序,在警戒线外静静地等待着。看到思泉年长,尽管迟到,还是被游客让到第一排席地而坐,这才有了拍摄以下片子的机会。

-
4点40分,天安门城楼里整齐地走出一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武警官兵。

-
距离国旗杆几十米,相机300mm焦距的镜头帮了大忙。

-
特想抓到升旗手甩开国旗那潇洒的一瞬间,可惜镜头抖动了。是激动,还是兴奋?反正错过了那一刹那。
-
在雄壮的国歌曲声中,国旗徐徐地升起。

-
仪式结束,还不到五时,晨曦微露,京城尚未苏醒。
特别注意到两点。其一,二、三十万观众,所见到的尽是中青年人,不少带着孩子。年长于思泉的,只遇到一位乘轮椅的老大姐;其二,事后没见到有些媒体上报道的地上留下大量垃圾,一件遗留物也未见着。
-
自始至终,这一切的一切,能不让人感动?

-
另一天清晨,早早地登上景山公园的万春亭,是为了站在中轴线上向南拍摄。

-
能看到的也就是故宫以及“国博”、人民大会堂,更远的正阳门就模糊了(16mm的焦距,只能拍到这样的宽度)。

-
西面,可以望见北海公园,中南海被绿树掩映。

-
自景山公园朝北,近处是景山公园内寿皇殿等建筑;远些,左右对称的六尖顶建筑,始终不知道是何单位?再远处隐约可望见钟楼。

-
新浪说思泉短时间内发言过多,怕思泉累着了,让“休息”、“莫言”。博友们的评论没法回发,也没法给大家的博文留评,见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