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盘暮雨”——景观小品)
清晨离开农家乐,7:20进入九华峰的盘山景区北门口(下图①),步行、乘缆车,8:33登上挂月峰顶,8:55到达自来峰,9:30下到南天门,10:10乘缆车到达万松寺,沿着山路走下来,直到12:30到达盘山西门(下图④)。
往外还有好几道“门”。
还是从外往里数。第一道,是一座三门巨型牌坊。匾书“亘古名山”,是康熙皇帝第一次到此时题写的。康熙前后来过四次,远不如乾隆,。
从这里到下一道门,有一段距离。

-
新建的山门,一座两层的楼阁,上层檐下竖匾书“峻极”。

-
下层檐下横匾书“万派璇源”,是否可以理解为“所有流派的发源地”?口气不小。
-
又一座三门牌坊,“京东第一山”是末代皇帝溥仪写的。

-
旁边有一座六角亭,叫“环翠亭”,周围被绿色植物环绕,倒也名副其实。

-
这才到了盘山主景区的西大门。

-
上面悬匾“田盘奇观”。道出了“盘山”名称的来历——三国时期有一位叫田畴的,帮助曹操北征乌桓得胜,曹操将此山赏赐给他,从而得名田盘之山,后简称盘山。
-
-
首图的“三盘暮雨”,是由瀑布、奇石、翠松构成了盘山特色的景观小品。只是石头顶部“冒”出瀑布,太假了点。
-
前面对“三盘”做过解释(参见《蓟县两日(17)——衮雪、漱峡、元宝石》),这里不赘。至于“暮雨”,指的是仲夏时节的薄暮时分,遇雨后初晴,只见云烟雾霭,浮罩满山,似晴非晴,似雨不雨,故谓之。

-
盘山,既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蓟县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前面许多地方已经谈到,不赘。

-
“盘山”。朱 总理来盘山考察时题写的。
-
“入胜”。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字仲华,1836~1903年)书。
-
或为引人入胜,或为渐入佳境,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
还有几方摩崖石刻。
上山的,从这里渐入佳境。
而思泉反之,是从这里下山离开盘山景区,奔赴蓟县的下一个景点。

-
乾隆皇帝一生游盘山32次,留下“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赞叹。但是,说老实话,一天多下来,思泉并没找到江南水乡的感觉,两者也没有可比性。窃以为,盘山是盘山,江南是江南。盘山有其独特的美,何必非要比江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