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古运河游】(48)——岳王祠大殿供的是西方三圣

标签:
思泉陋室岳王祠西方三圣万古精忠旅游 |
分类: 嘉禾纪事 |
(岳王祠)
四年多前,离西丽桥(参见《【嘉兴古运河游】(46)——朱彝尊,清初的“一代文宗”》)往西不远的古运河(杭州塘)北侧复建了一座岳王祠。

-
空壳子闲置两年多后,最近才装修完,塑像开始“请”进来、就了位。
没弄明白的是,岳王祠大殿供的是西方三圣,也就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而岳飞却置于后殿。见过释道儒三者共处于一庙,却没见过家祠与佛庙并存——可能思泉孤陋寡闻,朋友们见过吗?

-
经请教血印寺(参见上集《【嘉兴古运河游】(47)——血印菩萨,嘉兴独创》)的僧人和住持,方明白其中的缘由。复建的岳王祠本来就属于血印寺的地盘,由地方行政投资建成主要建筑后,如何管理,如何发展旅游,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挺纠结的。经商量,同意将其交由血印寺管理,既缓解了血印寺地盘局促的矛盾,又有利于日常管理、吸引游客(尤其是香客)。两者合二而一,一种创新的做法,窃以为未尝不可。
此后,由血印寺续建。投资塑造了佛像、岳飞像,以及环境的绿化,结束了几年空壳子的局面。

-
至于岳王祠的由来,得从头说起。
查记载,嘉兴岳家的渊源要追溯到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1183~1243年),他为嘉兴地区岳氏的始祖。岳珂在嘉兴任知府,收集了许多有关岳飞的资料。南宋灭亡时,任佥部主事的岳飞七世孙岳琳,誓不在元朝为官,客死杭州。其夫人程氏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嘉兴故里。从此,岳飞后人的一支便长期在嘉兴一带繁衍生息。
明万历年间,岳飞十八世孙岳元声将嘉兴城内家祠移建于此,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清乾隆52年(1787年),岳飞二十三世孙岳鉴重建;
同治9年(1870年),岳氏后代再修岳王祠于原址。直至解放初,岳王祠已残破不堪。
从网上找到两张岳王祠的旧照。感谢原作者!

-
对此,思泉也很纠结。总认为这类景点的书法作品,尤其是正楷,还是正规点好,不然会误导许多人,特别是下一代。
但像不远处的“状元及第”坊,切切实实的正楷,却是由计算机打出来的,对于拥有为数不少书法家的嘉兴、浙江,又觉得掉价。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同时引用了血印寺僧人的口头介绍,没进一步核实,可能有误。在此向提供资料的人员致以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