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岳阳楼”系列没按游览的顺序,直接先“去”了“岳阳楼”,这一集再回到景区的南大门。
岳阳楼景区南大门坐北朝南,面宽55米,很气派的一栋仿古建筑。砖木结构,绿色琉璃瓦、金黄色剪边的屋面,别具一格。

-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作为抱柱联,悬于大门两侧。

-

-
门上方悬匾额“巴陵胜状”,蓝底衬托着四个金色大字。没有落款、署名,不知何人所书?

-
“岳阳楼”为“国保”单位,毕竟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一百三十余年。

-
离南大门不远处,用铜材铸造出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微缩岳阳楼,周围碧水环绕,称“五朝楼观”。

-
唐代岳阳楼。建筑模型平面呈正方形,高5.19米,其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

-
宋代岳阳楼。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代宫庭画院《岳阳楼图》为蓝本而铸,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高4.5米,其匾额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
-
元代岳阳楼。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末明初界画家夏永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高4.3米,其匾额为赵孟頫所书。
-
-
明代岳阳楼。以上海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六边形,高4.5米,其匾额为董其昌所书。
-
清初岳阳楼。以清代画家龚贤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高4.83米,其匾额为康熙皇帝所书。

-
如今的岳阳楼,乃清光绪六年(1880
年)所建,1983年大修过。与清初的蓝本又有很大的区别。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或网上的介绍,特此说明。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