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2013-05-21 05:08:12)
标签:

思泉陋室

米芾

宋湘

印心石屋

古琴台

旅游

分类: 华中旅影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东侧有一小门,门额题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10511107年)之手。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门边是一尊近年新竖的伯牙抚琴汉白玉塑像。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塑像周围环绕着诸多的石碑,构成“碑廊”,嵌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等,这是思泉最喜欢的,遂逐一拍了下来。

 

在碑廊内,不能不看的是这块题壁诗。清道光三年(1826年)宋湘17571826年)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岭南才子宋湘七十八岁那年(逝世前),游览完古琴台后,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不料当时的随员未备大笔(大概只有小笔),只好束竹叶代之。饱蘸浓墨,在壁上行龙走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思泉尤喜这样的行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置于亭内的清道光皇帝书的印心石屋也是必看的珍品。石碑用阴阳笔法刻镌而成,远看凸出,近看凹陷。毕竟是皇帝老儿的作品,更珍贵些,用玻璃镶罩。反光,拍不好。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两侧的抱柱联:“清风明月本无价,流水高山自有情”。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这一块石碑,明末郑思肖(12411318年)的,因为郑是的老乡,也突出一下重点,题《钟子期听琴图》:“一契高山流水心,形神空静两忘情。似非父母所生耳,听见伯牙声外声。”篆书,不太好认,不知有无否?

钦佩思泉老老乡贤们的诗作,说起来他们“国语”发音可能赶不上思泉,可他们诗词的韵脚、平仄掌握得却那么好。而思泉总学不会,惭愧呀!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还有几块石碑,或古人的诗词、现代人的书法,或今人的题词。书法都很棒,一并置于后,不逐块录之。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武汉三镇游】古琴台(2)——竹叶蘸墨题壁书
-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