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览完岳麓书院(后有专集)后,出后门登上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取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而改名为爱晚亭。
该亭于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

-
亭额上“爱晚亭”三字,是1952年重建爱晚亭时,毛泽东接受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请,亲笔题写的。

-
彩绘藻井。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词作。

-
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清末民初程颂万(1865~1932年)撰书。结合下面两集(待续),才能弄明白其中的含义。

-
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尚未去过)、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
录两副题写爱晚亭的对联:
当过岳麓书院院长的罗典(1719~1808年)的:
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

-
清代秦瀛(1743~1821年)的:
无限夕阳千树叶;四围空翠一亭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