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2012-02-07 05:08:28)
标签:

思泉陋室

鼓山

石鼓名山

鲁迅

知足常乐

道德经

福州

旅游

分类: 八闽足迹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离开涌泉寺、喝水岩,准备沿1000多年历史的登山古道下山。

全长 3.5公里的登山古道有2000余级台阶,起于“闽山第一亭”(参见《思泉的福州鼓山游(2)——“闽山第一亭”,益寿松》),止于涌泉寺。思泉下山,只能始于涌泉寺了。

 

迎面是高大的亭式牌坊。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正面横额书石鼓名山四个大字,像是鲁迅的字体。可是,鲁迅从未去过福州,更没听说给鼓山题过字?存疑。

回来后查资料方知,这里面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牌坊建成于1973年,值“文革”高潮,那些书法家们正戴着“臭老九”的帽子,谁敢请他们出山?有人出主意,从《鲁迅手稿》中集字,拼凑、临摹、放大,弄出这几个鲁迅体的“石鼓名山”。在当时政治环境下,无疑算是谁都能接受的“高招”了。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一路上,绿树遮荫,摩崖相随。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知足常乐”。出于《道德经》,原意应是“知识充足总是快乐”。常常被理解为,知道满足总是快乐,从而安于现状。以讹传讹,流传甚广。至于这位题字的老兄是出于何种的理解,没法考证。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一段摩崖石刻。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心路须平”。林可桐、杨豹书,不知两人如何合书?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心净意空”。后者是“空”字的草书。净空,涌泉寺住持净空(参见《思泉的福州鼓山游(3)——涌泉寺石塔,兰花圃》)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有杨庆琛(17831867年)的题咏:“石鼓名山法席开,更衣亭外见楼台。一声钟磬碧云暮,人自万松深处来。”更衣亭,后面将要谈到。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一梦建瓯王雨农题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眼底浮云”,林秉淳书。2010年网络新添了句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乃“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浮云的意思大概差不多,最早来源于孔子《论语》中讲述的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这一方的篆书不好认,“同治酉年冬,侯官女士严蕙怀携女陈美媄宜、叶问琴陈拾珠,女姪郑仲年,姪妇何镜蓉、陈令姮游鼓山,三婿陈懋侯,姪郭调昌、续昌侍。拾珠篆。”——篆书出自福州三坊七巷才女郭拾珠之手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

以下的摩崖石刻不再作注,直接上片。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思泉的福州鼓山游(15)——登山古道①,石鼓名山,知足常乐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资料,特此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