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河
(2014-06-23 20:07:31)
标签:
旅游日志地方人文游踪文化 |
分类: 散文 |
白马河粼波光闪,无论春秋与冬夏。
清凌凌的白马河,犹如她的名字,白似银练,似马嘶鸣,昼夜奔腾。
在黄岛区的西区,在西区的西北部,白马河与胶河、风河、吉利河堪称姊妹河。白马河发源于和诸城接壤的六旺境内的铁橛山,经藏南镇的藏马山西侧,进入大村镇境内,自北而南,水至清,鱼类丰富,上游为山地、丘陵地段,中、下游为平原地段,地势平缓低洼,是集灌溉、渔业、饮水、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河流。流域有两条重要支流,陡崖子水库位于其中一条支流上,两支流在郝疃村附近合二为一,而后南下在河崖南村与吉利河汇流,从泊里的马家疃村东入海。
六汪镇是黄岛区的重点小城镇之一。东临铁山街道,西靠诸城市,南接大村镇,北连胶河经济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两条纵向丘陵带把六旺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较平,东、西部为丘陵,南部为山地。省道泰薛公路、区道黄大公路纵横越境,距同三高速公路铁山入口15公里,距前湾港、董家口港、青岛国际机场均在“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白马河的发源地铁橛山,海拔595米,是大小珠山之外,西海岸第二高山和森林“绿核”。峰峦叠嶂,石色如铁,橛石林立,百泉争涌,其茂密的森林,四季拥绿,花繁锦簇,林木覆盖率达95%。尤其六百多年树龄的活化石银杏,与悬泉古寺相伴,四百多年树龄的“栗祖”、百年“枣王”,世代繁衍,成荫蔽日,使铁橛山俨然一座花果山。杜鹃、秋海棠、板栗、大躺枣、平柳、柘树等百余种植物分布其间,花果飘香,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米80万个,为青岛地区少有的高山天然森林浴场。还有狐狸、鹰、白鹭等20多种野生动物和珍禽栖居生息,自然和谐、生态原始。这里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由于独特的地理地貌,夏秋季常现平流云雾,似玉带在铁橛山缠绕,冬日时现“雾凇”,似白银雪霁挂满丛林,奇特独具。
铁橛山现为风景区,集生态林果休闲园区、特色农业种植园区、卧龙生态旅游度假区、森林与地质景观游览区等四大功能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日臻完善,成为西部一处生态旅游、探古寻幽、休闲健身、观光度假的胜地。
走近六旺就走进白马河,水秀山美,地灵人杰,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齐长城”、“雹神庙”、“福安寺”、“古战场遗址”、“观音洞”等尚存的遗迹,赋予这方山水岁月的沧桑和充满神奇的地域色彩;周于智、法若真、高风翰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华美诗文,使“胶河澄月”从古亮丽至今。今天的都市观光、休闲旅游、生态文明、和美幸福的新型小城镇,使六旺无不彰显着时代新貌。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这里为什么是白马河的故乡,同时也是胶河、马家河的源头所在了。胶河上游的支流,是3条季节小河,分别发源于高城岘、望荡山和鲁山,在镇西汇入胶河,向北流经胶河经济区入毗邻胶州市。白马河上游的支流,流经曹家沟、花沟、李家前夼,向南进入大村镇;马家河发源铁橛山西麓野潴、大庙口、小庙口,经店子村自东北向西南进入大村镇境内汇入白马河。
听说六旺有个很美的偏僻山庄,掩蔽在白马河的上游和诸城交界处,四周道道山岭汇聚而来,像片片莲花分布四周。一条河从村中穿过,分为南北场。一只凤凰筑巢村前,齐长城从中穿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由此传开。二郎担山路过村后,一不小心撸了,从此,撸山和障日山挡在村后,成了分水岭。山前的水向南百十里入海,向后则辗转向东入海。奇特的地理让村子四周布满了一个个风力发电机。村西河中有一金牛湾,传说一头金牛居住在此,一村民误打家牛,却鞭打到金牛身上,把金牛鞭跑了,留下大腿殿和小腿殿两道沟的名字。这个村庄是个传说,未得考证。
关于白马河的来历,版本很多,都与藏马山有关。传说很久以前,一匹天马从天宫偷跑出来,在黑沉沉的夜黑腾云驾雾漂洋过海来到胶东半岛,天亮前发现身后有天兵追赶,而面前矗立一座大山,天马顺河而下隐匿而不见,天兵围山搜了七天七夜,也没找到白马的影子,无功而返。这匹白马隐居山中,过着神仙一样逍遥自在的生活,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久之,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藏马山”,把那条河称为“白马河”。
版本二,秦始皇第三次巡视琅琊台,得到徐福给他求来的长生不老药——瑞荼,秦王高高在上,听徐福奏述圣药的来历,不料手中瑞荼被他的坐骑大白马一口吞下。秦王恼羞成怒欲杀白马,大白马脱缰而逃,逃进琅琊台西北方向的一座深山。御林军把山搜遍,也不见白马踪影。秦王因此郁郁成疾,死在归途成山头。此后山上流出一条河,河水能治百病,传说是白马吃了长生不老药撒的尿,故叫此河为白马河,此山为藏马山。瑞荼,是玉观音茶厂的著名品牌——胶南玉意春。有一首词《卜算子·藏马山》为证,出自《胶南玉观音茶厂藏书》:
美名扬四海,茶香飘九天。为求长生不老药,秦王挥长鞭。
紫气东南来,白马藏深山。胶南玉观音茶园,处处留诗篇。
版本三,藏马山左侧有一口深不见底的黑洞,水色如蓝,人们称它为“白马潭”。据传此潭是白龙马变的,与黄海相通,有人把一根扁担扔进去,从入海口又找了回来。秦始皇得知后,便前来查看。皇恩浩荡,白马潭就成了人们的饮水泉源。据地质学家勘察,这里的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磷、铁、锌、钙等,口感的确与众不同。
再一种说法是胶州里岔镇牧马城遗址的“神马筑城”。传说有一匹神马,绕祓国都城的城墙跑了一圈后,城墙就升高了一截。国主跟禀报的宰相打赌,若神马绕城墙能跑左三圈、右三圈,该城继续作为国都,而且扩大疆域,否则,就被废黜。神马跑到两圈半时,突然过来一个孕妇挡了道,神马纵身向南跑了,神马踩出的蹄窝,后来成了6个村庄:黄家窝洛、远家窝洛、王家窝洛、赵家窝洛、冷家窝洛、李家窝洛。而神马奔跑中,向东向西各一抬头,形成了东抬头、西抬头两个村庄。最后,神马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此山即藏马山。藏马山坐落于藏南镇和大村镇,海拔高度395.2米,宛延30公里,东邻黄海湾,南靠五莲山,北连孟良崮。现被隆海集团开发,打造国家5A级的乡村国际旅游度假村。
在黄岛,白马河是唯一的,但全国各地有多处叫白马河的,如闽江支流的福州白马河,河北邢台白马河,邹城市白马河,微山县白马河,郯城县白马河等。黄岛白马河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265公里,洪峰最大流量1911平方米/ 秒,2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8条,分别为砚瓦河、小泊河、庙口河、耿家沟河、院前河、龙古河、双庙河、藏马河、木湾河、大村后河、韩家庄河、东白马河、大瓦岭西河、辛庄河、王家屯河、东寺河、肖家洼河、旺山河等。白马河沿岸一些村落的名字,均与“马”有缘。含有“马”的村庄大大小小共有数十个,算得上是“群马奔腾”了。如藏马一村、藏马二村、上藏马村、下藏马村、东白马河村、西白马河村、大白马河村、小白马河村、马家滩村、马戈庄村、北马家庄村、东马家庄村、马栏村、马家疃村、白马社村等。这些含“马”的村庄,因何而得名?是依白马河的方位或其它渊源而来的吗,笔者没有考证。
2006年,白马河、吉利河建起水文站,开创了地方政府投资水文站网建设的先河,白马河和吉利河流域是降雨高值区,也是重点的水资源区,水文站主要开展水位、流量、降水、泥沙、蒸发等水文要素的测报,非汛期无须人值守、汛期为地方政府防汛调度提供及时、准确、直观的水情信息,时效性和科技含量高,为流域水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在当地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其后,西海岸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开城路建设,在白马河上架起了白马河大桥。这条生态景观大道和经济发展长廊,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修建38.6公里,2013年底已通车。东段起于海尔路与长江西路交会处,西延至隐珠街道两河路,与前湾港路相接,途经长江路街道和灵山卫、隐珠街道,全长10.3公里。西段起于世纪大道与西外环路交会处,终于大村镇西南庄,与省道黄大路相接,途经张家楼、藏南、大村等5镇、街道,全长28.3公里,一级道路,时速80公里/ 小时。二期向西对接潍坊诸城市,工程待建。开城路的贯通,节省了西部乡镇到市区行驶时间约半小时,以往从大村镇到珠海路要50多分钟,现仅20多分钟。
白马河和吉利河纵贯境内的大场镇,先后投入900多万元,在两河之间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森林公园,白马河从此变成了风景迷人的观光河。土地肥沃,远离污染,享誉“黄岛菜篮子、粮仓”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粮食基地的大场镇,沾了白马河的清气,呈现出“人在河边走,车在绿中行,花丛楼房卧,闹市园林中”的小城镇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