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周刊0324:活法:反思我们的生活与理想

标签:
杂谈 |
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决定放下工作去考研了,在放下课本一年以后又重拾书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又重返课堂了。我还有一位朋友毕业后一直在考公务员,参加了很多次考试,但每次都只是打酱油了。我还有一位朋友,毕业后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一直很努力,整天天南海北到处跑,最后终于让自己在这个行业站住了脚跟。还有更多的朋友,他们或者在考公务员,或者在从事一份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或者已经成家立业,过着一种我想象不到的生活……
当年我们一起进入大学,每个人都怀有梦想。四年后,我们一起从大学毕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打算。然后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终于分道扬镳,生活艰辛,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活法。
面对生活,我们该如何选择?该怎样取舍?怎么去平衡理想与现实?如何处理感情和事业的关系?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临的遭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一书里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讲述了他的活法,怎样去选择事业,怎样面对理想,怎样面对困境,以及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人,怎样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不够完整的。也许我们喜欢旅游,但是至今都还没离开过自己所在的城市;也许我们喜欢大都市的繁荣,但是却一直呆在小城市里自怨自艾;也许我们曾怀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是最后这些都被柴米油盐所改变;也许我们富有情调,有理想主义情怀,最后却在物欲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现实,让自己成为充满矛盾的“BoBo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太着急了。太多的人急着享受生活,急着主宰生活,所以只能降低自己的追求,向生活妥协。很多年轻人还没毕业家里人就已经通过找关系给谋得了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从此便可以衣食无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公务员,也仅仅是为了安稳和衣食无忧。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工作吗?似乎没有几个是真的喜欢的。还有很多人20出头就急着相亲,急着将自己推入婚姻的牢笼里,他们真有那么急不可待吗?似乎只是为了赶上同伴的节奏。他们当初也有梦想,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隐藏了梦想,为了虚空的满足和安稳,他们选择了另一种活法。所以,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梦想稀薄的年代,选秀节目里选手总是能用梦想唤起大众的眼泪,筷子组合才可以轻松地用梦想击穿无数年轻人的泪腺。
是我们太轻视梦想,还是过于轻视自己?
我们知道的那些已经走上事业巅峰的中年男人们,他们也像我们这样着急吗?马云在创业前也做了好多份工作,遇到好多挫折,30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做阿里巴巴。丁磊在做网易之前也换了很多工作。王石的万科如此成功,他的第一桶金也是靠倒卖玉米作饲料赚来的。听过褚橙的人应该都知道76岁的褚时健创业的故事。如果看过中国合伙人,我们就会明白留学教父俞敏洪是如何一步一步艰辛走来的。这些时代最光鲜的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辛和失败以及挫折之后,才能站上时代的舞台的。他们不说梦想,但是他们的梦想比任何人都伟大,和稻盛和夫一样,他们用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活法”。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强调的是苦难,苦难是上苍的礼物,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拥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力,才会更加从容底面对成功。可是现在的人却越来越活不明白,20岁的时候就想着如何安稳的过日子,想着住洋房开豪车,遇到挫折就折返,遇到苦难就退缩,只想不劳而获,只想如何轻轻松松地拥有一切。这样的想法当然只能是痴心妄想。
很多人羡慕别人进外企、拿高薪,住豪宅,却不知道别人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多人羡慕那些投资折轻松投资就能获利千万,却不知道他们在投资背后做的功课。很多人羡慕别人轻轻松松就能找到高薪工作,却不知道别人在求职背后下的功夫。其实,一个人能够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主要取决自己,成功源于自信,更源于信息背后的不辞劳苦和艰辛努力。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年轻的岁月就更加短暂,如果我们没有趁着年轻去拼搏,为自己创造生活,那么等到我们年老时,我们就只能自怨自艾了。所以,清楚自己的选择,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活法吧,不要让自己的明天因为今天而悔恨。
泠周刊微信号:lingweekly。搜索微信号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泠周刊。
前一篇:泠周刊0309:跑步的意义
后一篇:一些简洁的人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