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周刊0309:跑步的意义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感 |
最开始跑步是为了减肥,因为上大学那会我就已经是一个150多斤的胖子了。经常不运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懒,也慢慢的丧失了自信和吸引力。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信誓旦旦地去健身房办过卡,结果没坚持一周就放弃了,浪费了金钱又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后来就选择跑步这一自以为轻松又省钱的方式。结果也没跑多久就放弃了,所以等毕业的时候我的体重基本上已经稳定在了160以上。
重新跑步是在工作以后,那时候在一个小电视台,工作清闲,所以下班后有大把时间,没事干的时候就选择跑步,那时候对跑步的热情也很大,一坚持就是一个多月,一直到我辞职换了工作。那是在去年的五月份,等到10月份的时候又跑了一个月,后来北京天气太冷,雾霾又太大就放弃了。一直到最近,忽然间发现我的体重已经一不留神赶上了身高,所以跑步又重新被提上了议程。
到今天算是跑了一周了,从5圈2000米到10圈4000米,再到12.5圈5000米,再到15圈6000米,一直到今晚的16圈6500米,我看到了自己在一点点进步,我也在跑步过程中发现了它的新的意义。
每次在跑前五圈的时候都感觉累的要死,总觉得今天状态不佳,试图说服自己放弃。熬过第五圈的时候基本就感到一丝丝的成就感了,因为在操场上同跑的大多数人都跑不了这么多。接下来就是用各种方式激励自己,想想自己的体重,想想自己已经穿不上的衣服,想象着自己瘦的时候的样子,不知不觉就快到第十圈了。过了十圈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再来两圈吧,一是向偶像致敬,二是和自己较劲。我说的偶像是村上春树先生,每当这时候我都想到的是他在著作《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写到的长跑的乐趣,然后我就用这样的精神动力,在寻找乐趣的途中又度过了四百米。接下来的基本上就是和自己较劲了,和自己的意志力抗衡,和自己死磕。
跑步的意义在哪里?跑了十多圈一直都没觉得,只感到了累。现在才发现,没感觉是因为自己还没到达那个点,还停留在和懒惰以及累抗衡的那个阶段。等我跑过13圈的时候,忽然发现所有的累都消失了,困顿和急躁也慢慢消散了,之前迫不及待地想完成目标的那种心情也没有了,眼前似乎就只有跑道,耳边还有风。浑身的紧张感和困意全都消失了,脚步已经不受支配地往前跑,步调越来越协调,就像一个一直胡蹦乱跳的舞者终于踩到点上了一样。在最后几圈里我就开始享受这种感觉,沉浸其中,真的就成了一种乐趣。
跑完后我也不再关心体重的变化了,因为我明白了,减肥的目的不是减轻体重,而是让自己重燃激情,变得更健康。当我跑步时,我就已经比此前整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腰酸背痛的自己更健康了,而这些才是我的终极目标。还有一点就是我在一次次的进步,一次次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跑步也在这样的不断自我超越中变得更有意义。
泠周刊微信号:lingweekly。搜索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