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帝的新“装”

(2011-09-17 23:11:52)
标签:

装逼

阅读

文学

社会

杂谈

分类: 时评

    以前有个皇帝,让人给自己做世界上好的衣裳,当然我们知道皇帝最后被骗了,所谓最好的衣裳其实就是没有衣裳。同时围在皇上周围的还有一群傻逼,他们知道自己犯傻了,还要板着脸装逼。我一直觉得这则寓言的最大的寓意是:装逼的人是可耻的。尤其在当下社会,尤其对于文学和阅读,这句话更是一句箴言。


    有一个稍微读了一点书的人,有一天学会了敲击键盘,恰巧还会组词造句,造的多了就汇编在一块成了本书,然后就自诩为作家。不巧的是这个人还稍微有点名气,认识的人也不少,所以这书也就发给了好多人传阅,拿到的甭管看没看,碍于情面也都给个好评,所以结果都是一个字:好,有的要玩点花样,写篇长文什么的吹捧一下,一来表示自己确实是看了,二来也展露一下自己肚子里的墨水,显示自己也是个文化人。


    然后这书就传开了,然后各种好评就纷至沓来了,然后作者也就不再是作家了,立马升级为著名作家或知名作家。然后这书就硬生生地地树立了一个标杆,没看过的人,out了,看过没发觉好在哪里的,显然是文化涵养不够,还得练练。久而久之,这书就像皇帝老子的新衣服一样,甭管不看过没看过,先写一大篇读后感,方能体现你是个知道分子,然后写的时候分析的深刻的,挖的深一点,那你就是知识分子了。要不然还怎么在豆瓣上混呢,还怎么在“文艺圈”立足呢,更重要的是怎么在别人面前装逼卖弄呢?


    这样的书我也是看过一两本的,也是慕名而去,除了极少数的之外,大部分都是失望而归,当然,咱天生没有溜须拍马的本领,也没有故作聪明的品质,就像那个善良的孩子一样,不懂就是不懂,然后看着别人大加赞赏,我倒是可以惊叹自己的赏读水准真是高出常人许多。


    记得以前有人闲来无聊,在豆瓣上杜撰了一本书,造的像真的一样,之后就没再管这事。没想几年之后这书竟然进了排行榜,竟然还有许多人看过,更有甚者连书评都写出来了,吹得天花乱坠的,好像这书的作者就是他的亲哥哥一样。这样的“读书人”,完全是把读书当做一件装门面的事情来做的,归根到底,目的还在于装逼,没成想装逼不成反倒成了傻逼。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很多人都不傻逼,只是“难得糊涂”,硬是傻逼呵呵地在装,不是在装逼,而是在装傻逼。有时候为了装的逼真一点,还不免真在地摊上买上一两本“著名作家”的著作拜读一番,久而久之,欣赏水准就这样沦落了,再看到稍微好一点的,就要四处鼓吹了。


    装傻逼的人还算聪明,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更懂得“难得糊涂”的精神内涵所在。可悲的是那些真傻逼的人,就像一棵长在墙头的草,随风倒,人云亦云,到头来捧着一本快餐文化当经典,跟随着一位徒有虚名的所谓作家,所谓专家什么的,逢人便炫耀自己看了什么书,问一句学到了什么,便什么都不知道了。于是整个社会的阅读环境就恶化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装,装高雅,装博学,写了几篇博文就是专栏作家,真写过几篇专栏的就成了著名作家、专家学者了。装逼的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附和,咏颂华丽的美丽的牛逼的“皇帝的新装”,你瞧,多美,这袖口,这款式,这花纹,这做工……

20119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启蒙恩师
后一篇:打渔,晒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