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支牙膏引起的血案说起
			
					(2011-04-19 22:34:09)		 
		
			
				
					| 标签: 教育大学校园杂谈常识 | 分类:
						教育 | 
			
		 
						
		
			   
4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一在校大学生因与室友发生纠纷将室友砍伤,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发生流血冲突的原因是关于牙膏的纠纷。
   
具体怎么个牙膏伤人法我们都不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只是生活中的小摩擦,这样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着,谁动了你的牙膏,谁喝了你杯子的水,谁偷吃了你的零食,谁用了你的洗发水……等等。同住一个屋檐下,个人性格及生活方式的差距,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女生宿舍,这样的摩擦更是家常便饭。
   
可是因为一点小摩擦就擦枪走火,甚至要威胁到对方生命安全,这样的事情倒是值得思考。试想一下,如果因为一点牙膏的纠纷就要动手伤人,那恐怕我们的校园就要变成血染的战场了。仔细想想,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首先,说说法制意识。很明显可以看出伤人者真乃一介草莽,法制意识严重匮乏。两句话不投机便拔刀相迎这样的场景我们在《水浒传》里应该能经常看到,发生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法治社会里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都是受到法制教育的,应该懂得伤人的后果,如果在冲动的时候还能想到这一点,或者也就是摔摔东西,或者比划两下,解气即可,谁还会动真格的。在这一刻荷尔蒙统治了大脑,冲动战胜了理性,究其原因恐怕都是法制意识薄弱的缘故吧,一个有法制观念的人都会在心底为自己设下一个底线,一般情况下是很难逾越的,更何况是这样的芝麻大的小事,这就是法律的约束力。缺乏这种约束的人就是危险的,因为他随时可能会擦枪走火。
    其次,说说安全教育。大学伊始新生入学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一些安全教育的课程,为你讲述大学生活应该怎样过,怎样和室友同学相处,怎样适应集体生活,远在他乡的人怎样适应新的生活习惯,怎样去适应别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等。按理说这样的教育应该是很靠谱的,可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样的完全有必要的课程都成了一种形式,讲是讲了,可对于听者来说只是开学初众多琐碎的会议中的一个而已,因此很少有人会真正地把它发在心上。事实上一般学校对于安全问题强调的是很多的,尤其是当各类不安全的事情发生后,可是尽管如此,各类不安全的事情照样会发生,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安全教育还是不够到位。准确说,不是不够而是不够系统。
   
安全意识不是的培养不是一遍遍地强调你要怎样注意,怎样防范。而是要进行系统的引导,综合现实,环境以及心理等各种因素,让每个人从根本上意识到而不是听到,形成观念而不是记住专家的告诫,因为这个不是知识,而是常识,如果我们把常识当做知识来传递,那么效果便可以想象了。
    最后,说说相处的学问。这个每个人都知道,因为每个人都在和别人打交道。关于生活的哲学,什么吃亏是福,什么谦让是美德,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懂,关键在于有几个人能够做到。集体生活本来就是一种考验,而且不像小学初中,宿舍只是睡觉的地方,大学的宿舍与课堂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懂得宿舍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集体生活,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面对,有时候豁达一点,忍让一点这些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句子就是良方,只是我们会不会去做而已。
   
说了这么多,也都只是阐述了几点小常识,因小事情想到的小常识。可就是这些小常识,在很多时候,我们懂得了它,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不可估计的后果。							
		
						
		
        	
            
	        	
	            	
	                 喜欢
喜欢
	             
                                
                    0
                     赠金笔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