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的意义

(2011-03-21 19:21:34)
标签:

旅行

情感

体验

征文

莫默

分类: 杂感
    在很久以前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只顾着低头赶路,从不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永远都领略不到沿途的美好风景,生命的美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旅途。从那时候起就记住了这句话,因为幼小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关于远方的种子,它要么称做理想,要么就叫做未来,总之,那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向往。
    因此在我后来的生命里,总有一颗心是向往着远方的,尽管并不知道远方到底有多远,道路到底有多么漫长,远方会有怎样的风景。可是,远方就像篱笆那边的那颗草莓一样,带着一点诗意,带着清晨的露水,闪烁着光芒,徜徉在我的记忆长河里。
    慢慢地开始接触生活了,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的事情,看书、学习、写作业、上学、交朋友……渐渐地,旅行变成了一种深藏在心底的理想,或者说是一种憧憬和向往。忙碌的生活中,那颗桀骜不驯的心还在不时期待着,觊觎着岁月,向往着远方。想着何时能在时光的空隙里慵懒一次,来一场旅行,看一看外面的风景。正如歌里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或许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但也许会很无奈,但不管怎样那总是一种意义之所在。总之,安之若素地呆在一个久居的地方,面对着熟悉的一切,只有在梦中想象着列车轰鸣的声音,铁轨摩擦的声音,汽笛鸣叫的声音,还有那来自远方的诱惑和召唤。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远方不止是一个地方,也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到不了的远方,也许在地中海的海水里,也许在爱琴海的沙滩上,也许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的芬芳中。不同的是,有的人可以无限的接近这个远方,自然会收获到远多于胜利的喜悦,有的人却只把远方当做幻想,偶尔想想,却始终没有勇气或者没有机会踏出第一步,那么时间久了,梦想现实烦闷的生活中便失了棱角,掉了光泽,久而久之变成了活生生的一个悲剧,与生活无异。那么梦想也就不复存在了,曾经心底的那个远方,也就会远的遥不可及。
    远方之所以为谓之远方,是因为它充满了期待和诱惑。那么远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远方呢?
    切.格瓦拉在他20多岁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要和他的朋友来一次环绕美洲的旅行,甚至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仅仅为了这样的一个夙愿。旅行的目的,他也说不上来,或许也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个远方情结吧,但是一场旅行却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以及他的整个人生,终于使他成为了坚定的一名革命者。看《摩托日记》时,我深深地被这两个青年所打动,敢于放下一切,一辆破旧的摩托,几卷行囊,两个人,两颗热忱的心,然后一切就这样顺理成章了,然后不仅圆了一个梦,也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
    就在我所知道的新闻行业中,就有不少的旅行者。例如斯诺,旅行了大半个中国,终于使红星照耀了中国,再比如范长江,没有一场旅行,怎能将中国的西北角解读的如此深刻。再说远点,麦哲伦的发现,还有好旺角的探险,北极的游历,珠峰的登攀……还有很多很多。一直很欣赏那些喜欢奔波,有机会体验旅行的人,一个人,一个行囊,然后世界就被抛弃在身后,新生活就在眼前展开,一切都是未知,却又充满了无限多的期望和惊喜。
    中国有句话叫做现世安稳,我又给它加了一句叫做岁月静好。或许现在的我们就是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时间,干着固定的事情,甚至还要摆着固定的表情,说着固定的对白,因为这就是生活。而旅行却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一切都是个谜,艰辛又刺激,恐惧又欢喜。只是我们习惯了静坐,因此便不再喜欢行走,或者说是许多约束,让我们不得行走。
    走,不是离开,而是另外一种获得,如汪国真说的“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一次旅行,或者能改变我们的心情,或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的一生——就好比就像切.格瓦拉一样,让我们不再天真,不再唯唯诺诺,让我们懂得生活,然后更深地懂得风景。旅行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但旅行可以让生活充满激情,让生活更有意义。我想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最大意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