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问题进校规,彰显了什么?
(2010-08-17 00:09:35)
标签:
杂谈社会大学校园 |
分类: 时评 |
二奶问题进校规,彰显了什么?
文/莫默
华南师范大学上月就学生发生性关系和破坏他人婚姻发出严厉警告:与已婚人士保持“特殊关系”的学生会被开除学籍。此规定一出,立即引起了高校学生和社会的热议。华南师范大学把同居和破坏别人婚姻都归入违反校规,违反者将受到警告、处罚甚至被开除。但在任何惩罚前会举行听证,学生有权申诉。无独有偶,近日《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正在该校试行,“发现当三陪、当二奶、当二爷、搞一夜情的将开除学籍”。(中新网新闻)
关于二奶的问题历来是有所争论的,为什么呢?当二奶的心甘情愿的,甘愿做小,旁边瞅的人则是心里干着急,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和看法。当局者可能会说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相当还没资本,旁观者可能会说你们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稳定,总之就是不符合主流社会的要求。当局者又说,什么是主流?这么多人都欣然接受了,还不够主流吗?让观者又说这是一群乌合之众,要用规则来严办他们……
在这样的白热化的争论下,华南师范和重庆师范这两所师范大学带了个好头,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把二奶问题纳入了校规,这样看谁还敢争当二奶,恰好这样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波动。本来没有被讨论的问题一下子被提上了议程,当上了二奶的会激励为自己辩护,想当二奶的也在极力寻找出路。这样一来,二奶倒是成了时尚,成了舆论的主流了。
可是关于二奶问题,到底该不该禁止呢?我个人认为很应该。说败坏社会风气,没错;说破坏家庭,没错;说导致社会发展不均衡,更加没错了,你想想,长得好看的姑娘都躺进了那些叔叔们的怀抱,我们这些年轻的80后们将来怎么办,本来男女性别就不平衡嘛。这么一搞就更加不平衡了,社会也就不稳定,不稳定也就不和谐了,不和谐也就违背社会发展主题了,问题就这样搞大了。
禁食没有错的,可是这样堂而皇之地把它写进校规,以后可能还要写进刑法,写进党章,甚至写进共青团章程和少先队章程里去。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依我看这是适得其反的,这样做无非是彰显了以下几点:
第一、彰显了一种主流的引导趋势。很简单的例子,你在教育一个人不要干坏事的时候,你有必要告诉他怎样干坏事,把干坏事的过程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吗?既然不应该,就不要大肆宣扬,选宣传的作用是引导。这样的高谈阔论无非是做了反面的宣传,最终是做了发面的引导,是使得二奶、小三这些名词更加深入人心,更加贴近生活了,这样一来时间久了,能不主流吗?
第二、彰显了教育的失败和脆弱。这方面问题本来就应该归纳为思想的问题,如果没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又怎么会出现为了生活,为了享受而甘做小三的人群呢?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育人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他们,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念等。而如今呢,我们的教育机构教育不好这些人的思想了,感觉要失败了,就来个当机立断,从行为上约束你。这实在是无奈之举,是教育之悲,教育之叹啊!
第三、彰显了新一代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下降。作为女大学生,是应该有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所谓的人生追求,应该是在怎样努力去换取美好的前程,而不是怎样用身体来获取一切。新时代的学生,不说艰苦奋斗了,最起码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吧。如果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美貌上,那么这样的人上不上大学又有何关系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不是为了培养更出色的小三和二奶。
如果有一天,大学校园成了小三和二奶的培养基地,那么教育的意义就真的被颠覆了,那时候禁与不禁又有何妨?所以说,治认得关键也在于治本,观念不根除,再怎么限制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从思想上遏制了这种观念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这种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