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业板块股性研究(连载三)

(2012-09-08 14:52:31)
标签:

财经

中阳

银行股

挤出效应

长阴线

股票

分类: 投资
  2、反向指标。由于银行股巨大的权重,经常会出现银行一个板块独立支撑指数,但是却是主力资金暗度陈仓的手法,其他板块全线飘绿,加紧派发。指数如果反弹失败,运作反弹的资金就会考虑如何安全撤退,通常会选择再度启动银行股,造成指数的虚假繁荣,以便其他筹码安全撤离市场。这主要体现银行股的挤出效应,由于其他板块的下跌会导致人气衰落,挤出效应常常是不能连续出现的,3天以内较普遍。如果市场要摆脱挤出效应的影响,常常以板块轮动的方式维护市场的赚钱效应。
  3、末日狂欢。在较大级别的上涨中,银行股尤其是四大银行涨幅不再落后,开始连续拉出中阳甚至是大阳线,但是大多数个股却进入了滞涨状态,开始出现了量价背离。这通常是资金的末路狂欢,市场整体估值都已经较高,资金唯有选择配置较低估值的大盘股,同时制造虚假繁荣掩护其他板块的撤退。反向指标是不连续的,末日狂欢则会持续较长时间,同时还会有钢铁、公用事业等不活跃板块联动。末日狂欢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基本上难以预测。比如在07年这一波波澜壮阔的大行情中,银行股的主升浪应该是在大盘2000点左右以后,尤其是在5.30后,银行股基本上又实现了翻倍的涨幅;09年银行股的主升浪则是行情的最后两个月,涨幅接近50%;10年10月份则只持续了一个月,相同的是随后指数都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在巨大的趋势作用下,行情难以戛然而止,常会有反转之前的热身,一旦出现提示性的K线就当加以小心,比如2009.7.29日巨量长阴线、2010.11.12日巨量长阴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市场主力想做一个大级别牛市,通常会在牛市早期启动超级蓝筹板块,把指数带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然后其他板块补涨,比如96年的深发展、06年的工商银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