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忍
(2013-02-01 20:29:42)
标签:
转载 |
忍
忍,这个“忍”字,上边一个“刃”字,下边一个“心”字。再仔细看,上边的那个“刃”字,实际上是“刀”字的刀刃上还沾有一滴血!这一把带血的刀,对着你的心脏,对着你的心窝! 这是一种何等危急的情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你该怎么办?一个明智的选择就是:忍!
你瞧,我们中国的汉字,造的多好啊!多么形象!多么鲜明!多么生动!多么深刻!这得归功于字神仓颉。是他赋予了汉字象形的这么一特色。有人说,中国的汉字,就像是一幅图画,简单明了,又形象生动。
这一个“忍”成了多少人修身养性的必要手段,挽救了了多少人于危难之中,也成就了多少人的成功事业。古今中外,无数之人都从这一个“忍”字上受益匪浅。可以说,这一个“忍”字,功高盖世,功不可没。
不过,这个“忍”,的确不易。“忍”,不但不舒服,而且很难受。什么是“忍”?怎样去“忍”?面对一把带血的刀,抵在你胸前,你不能反抗,或者反抗起来只有失败,即刀子插进你的胸膛。而你呢,还不想死,还想活下去,就只有屈服,被征服。这就是“忍”。
关于这个“忍”的故事,最著名的,少不了韩信的“胯下之辱”。面对无赖流氓的侮辱,如果韩信没有忍下来,而是凭着一腔热血,去拼个你死我活,而且,死掉了,那么,当时的人们可能会说,他是一条有血性的汉子,而中国历史上就少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同时,也就没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一段佳话。
这个“忍”的最高境界,非“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莫属了。越国被吴国征服之后,越王勾践,作为俘虏,离开自己的越国,到了敌国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作婢。为了复国大计,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为了麻痹吴王夫差,在吴王生病时,勾践竟然去亲尝吴王的大便,以帮助对吴王疾病的诊断。除了低下高贵的头颅,抛弃了高贵的人格与尊严,这“卧薪尝胆”,再加上亲尝仇人对头的大便!试问:除了勾践,世界上,还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如此的忍辱负重,意志力非常坚强的越王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最终灭了吴国!这是老天对越王勾践“忍”的一种报偿。
还有,司马迁的忍辱,也非同小可。他为降将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就遭到了皇帝对他残忍的“宫刑”。遭受了这一奇耻大辱,司马迁简直痛不欲生。可是,为了他的历史巨著,他忍了下来,活了下来。假如他当时自尽了断,我们现在也就看不到《史记》这一经典历史巨著了。
电视连续剧《日月凌空》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唐朝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到泰山封禅祭天时,接见了当地颇有名望的草民布衣张功议。这个人治家有方不简单,使他的家族九世同堂,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皇帝和皇后亲切地接见了他,并迫不及待地询问他有何治家之道?这位张老头,早有准备,他回答说,他的治家之道,只有一个字。他让人打开了一幅字: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忍”字,其周围被小字号不同字体的“忍”字所包围。这一个“忍”字,就是张家家族九世同堂近二百年的秘诀!面对这幅字,皇帝和皇后震惊了!身边的大臣也震惊了!此时,一代女皇武则天,大发感慨:如果家庭成员人人能够“忍”,这个家庭就和谐,就快乐。如果国家的臣民能够“忍”,这个国家就能够和谐快乐。如果国家和国家能够“忍”,这世界上就太平和谐,没有战争,老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接着,武则天下诏有关部门,把张老汉的这个“忍”字,做出许多拓片来,分别赏赐给王公贵族和朝廷官员的家庭,并让他们也都照着去做。
瞧,“忍”字,是一个多好的字啊!它的深刻含义,恐怕是我们一辈子都学不完弄不懂的学问。就是在俗人之间,我们也可以常常听到劝别人“忍一忍吧”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教训。再有什么“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的说法。俗话说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也是劝人们要“忍”吗?可是,面对侮辱欺负时,是忍,还是拼命?这取决于一个人素质与境界。热血沸腾,拼命,可能不失尊严,也可能丢掉性命,彻底失去一切机会。在寡不敌众,还想生存下去时,这“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所以,在你怒发冲冠,“是可忍,孰不可忍?”,“宁为玉碎,不全瓦全”时,我奉劝你一句:忍,忍,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你受辱绝望痛不欲生之时,请你想一下:你受到的侮辱,比之勾践如何?比之韩信如何?比之司马迁又如何?在你陷入困境,对前途完全丧失信心时,我对你的劝告是:忍,忍,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2年11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