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4年5月16日上映的《归来》,可谓是2014年内地影坛万众瞩目的大事件。因为本片由张艺谋执导、陈道明、巩俐主演,改编的又是文革题材的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自然会承载观众和影评人的浓厚期待以及审视目光。从影片的故事不难看出,张艺谋此番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并不想还原《陆犯焉识》的人生大格局,只是选取了原著小说最后几十页的内容进行改编,讲述陆焉识在文革结束重获自由,面对失和的家庭与失忆的妻子,努力修复家庭裂痕,帮助妻子寻回记忆的感人过程。影片最终获得了2.9亿票房以及毁誉参半的评价。作为一部文艺片,这样的票房数字在商业上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毁誉参半的评价则说明了影片的艺术水准在某种程度上未能令观众满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张艺谋对原著改头换面的改编,与“原著党”观众对影片期望值相差太远。“原著党”观众喜欢的就是《陆犯焉识》对命运与人性刻画的深刻、复杂与悲情,希望能拍成另一部《活着》。而张艺谋只想对原著大做减法,将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戏缩减成柔和的家庭亲情戏和爱情戏,弱化阴暗面、突出正能量,在简单直白的剧情中略微引发一些思考和回味,因而更像是一部中老版的《山楂树之恋》。于是,张艺谋和“原著党”观众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巨大鸿沟,遭遇差评并不在于张艺谋拍得真的有多差,而是不足够好,就如同一个你期待能考九十分的学生最终只考了七八十分,无疑是令人十分失望的。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整个中国影坛的大环境已经与张艺谋拍《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的时候大不相同,张艺谋在影片中实现个人艺术表达的同时,还要顾及到影片的商业效应,以及如何规避影片题材所涉及的审查风险,《归来》可以说是三者之间妥协调和的产物,艺术性自然显得不那么纯粹了。我们在表达不满的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归来》的艺术水准。张艺谋搭建的幕后制作班底,在服化道摄录美等全方位呈现出的幕后技术与艺术实力,依然代表着当今华语影坛的最高水准,在视听方面带给观众极佳的艺术享受。而且,本片是张艺谋首次采用4K摄影机拍摄的一部影片,也体现出他在电影技术层面不断探索实践的进取意识,也让《归来》成为中国首部4K数字电影,使得影片呈现在大银幕上每一帧画面之清晰、色彩之细腻都显得非同凡响。此外,张艺谋在这个含蓄而深情的简单故事中,营造出浓厚的细节韵味以及强大的情感张力,再配合陈道明和巩俐出神入化的精湛表演,使得陆焉识一次次唤起妻子冯婉瑜记忆的努力,都显得如此地牵动人心、催人泪下,影片结尾虽然并没有讨好观众的大团圆结局,不过也并未让人感觉结局是悲剧,而是带给人回味悠长的感动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