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業難與職業教育

(2023-01-14 12:13:48)

比起進體制、創業難、996,我承認職業教育,技工培養是減負三贏的策略,但為什麼青年人不選擇呢?

這就是一個市場激勵機制已達極限的問題了。為什麼不去做技工?因為當代資本主義環境下技工是沒有前途的,挖掘機開得好,也不過增加點小小的收入,勞動積累(他能得到的)比之資本積累(他整天看到的)是微不足道的。這裡不再有斯達漢諾夫,沒有了勞動競賽,也沒有了勞動的成就和目的

當然,反過來,從資方的角度看,技工也不過是人力資源,是市場上隨時可以採購(雖然經常緊缺)的無限資源,或者說他們絕不接受人力資源非有限的可能,為此他們寧願引進移民(說白了,就是到非洲買)。在這種心態下,還指望技工或勞動者能有多少尊嚴或價值感呢?

今天,青年不願進流水線,談到流水線,就是勞動異化的調子。但是我們忘記了,在社會主義國家,曾經讓流水線(是的,福特制,科學管理,嚴密分工,幾分鐘一輛卡車下來那種)變成集體的事業,成為工業化時代的勞動成就感。換句話說,今天人的思想被限制住了,甚至忘記了前輩曾經為我們帶來的一種可能,勞動的可能。

但是,當白樺林已成往事,你又憑什麼讓青年人為老闆鞠躬盡瘁呢?他們憑什麼不為僅僅為了遊戲裡打boss而僅限於最必要的勞動付出呢?躺平和打boss,就是他們無聲的吶喊,難道你沒有聽到人民的聲音嗎?

為什麼人們接受體制,因為相對市場,人們覺得那裡仍有上升的可能。也就是說,比之市場激勵,察舉制哪怕已經貴族化,似乎仍然更有保證。或者說,市場的泡影被戳破了。其實市場就是這樣,不是說中國是市場欠活力,而是除了少數狂飆突進的時代,市場就是這個熊樣。

但人們為什麼喜歡金融,為什麼嚮往白領?因為靠近資本,感覺沾些仙氣罷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7f8Nf13qdbq6SKu2Sbp74Uv3stCicYDncicnwxbqRqs8nX2dQgLwPUfB3Cq7uOdD8IBop2dkf1U5yhR5fG5uPEdg/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