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亨利·华莱士的贡献

(2012-11-22 23:33:40)
标签:

华莱士

罗斯福新政

农业

玉米

先锋公司

分类: 种业观点

出道与创建“先锋公司”

 

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1888 - 1965)是美国先锋公司的的创始人。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亨利应该算是一个“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因为它的父亲曾经是美国的农业部长,家里也有一个不错的农场。亨利在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州立学院毕业,在他出道之初尝试过各种不同的工作,但他更热衷于研究美国的“三农”问题。为此,他还在在当地创办了一份农业报纸并自任编辑和主笔。年轻的亨利精力充沛,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他敏锐地注意到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带来的经济繁荣背后的危机,他不断利用所有机会提醒人们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引发生产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和经济萧条。但是整个美国当时都处于一种战后繁荣的亢奋状态,没有人听得进去一个嘴上无毛的后生的杞人忧天般的絮絮叨叨,特别是他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主义”与美国所奉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


在这期间,一种新兴的杂交玉米技术开始在农业大学的研究中初露端倪,亨利也全力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幸运的是他很快在玉米遗传育种上取得了突破,培育出了首批可以用于生产高产的玉米杂交种。随着他的试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产品受到美国农民的欢迎,亨利逐渐成为这方面公认的专家。

 

玉米被哥伦布于1492在古巴发现,随后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并逐渐传至世界各地。不久,玉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成为倍受农民欢迎的农作物之一。1900年,美国的伊斯特(E. East)和沙尔(G. Shull)受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的影响,同时开展了玉米杂交优势的研究。他们把瘦弱干瘪的两个自交系进行杂交后产生了硕大和强壮的杂交玉米,玉米的产量显著地提高了。沙尔给这种独特遗传现象起个名字叫“heterosis” –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沿用的杂交优势


亨利·华莱士的贡献

亨利·华莱士 

出于天生的敏感嗅觉,亨利华莱士认定这是美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于是他在1926年创办了一个专门从事杂交玉米研究并把这项新兴技术推广到美国农民中间去的公司,并起名为“先锋公司”,日后它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的种子公司。

 

参政与“罗斯福新政”

 

1929年,美国爆发了前所唯有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工业生产下降接近50%,出口额下降接近7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跌了56%,农场纯收入下降了67%经济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由于长期在与自由放任农业政策斗争中的所展现出来的具有前瞻性的农业思想,华莱士于1933应邀出任了罗斯福政府的农业部长。在华莱士的主持下,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农业政策,成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组成部分。


华莱士主导的“农业改革”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控制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供应。这包括1933《农业调整法》- 又称A”法案、1936《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1938年的第二个农业调整法。在华莱士领导下,美国开展了史上最严厉的限产措施:棉花和小麦的耕种面积分别被削减1000多万亩,玉米耕种面积减少900多万亩,肉类、奶油、糖、亚麻等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生产限制,大量的小麦、马铃薯、牛奶,及猪、牛、羊被下令销毁,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农产品的生产过剩。并随后在全国建立了500个土壤保护区,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实施国家对农业的信贷扶持与资助,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危机期间,生产过剩是显而易见的,急需全力限制生产才能解决;但由于美国农民遭受多年危机的影响,已负债累累,并酝酿这更大的连锁破产的隐形危机。所以在削减生产的同时,华莱士主张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对农民提供支持。这包括农业信贷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班克黑德琼斯农田租佃法联邦农作物保护法等。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用于对农业的直接补贴达到数十亿美元;

 

第三,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调节,稳定农产品价格

。华莱士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 – 类似我们今天的“订单农业”;对一些企业实行市场上市限额措施,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对一些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以缓解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供过于求。但华莱士最核心和最有革命性的措施是创立美国农业的常平仓制度,即:在主要农产品出现过剩时,由国家对农民发放储存农产品的无追索权贷款,实行价格保护;在常平仓爆满时,国家实行农产品的配额销售,保证农民不竞相降价,造成混乱;在农产品不足时,国家用常平仓的储存补足市场,维持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类似我们的“中储粮”系统。这一常平仓式的举措成为美国农业史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农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变革;

 

第四,致力于培养农业合作资本主义意识

。新政期间,华莱士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培养农民和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并建立农业地方委员会,让农民代表参与拟订区域性农业改革计划,最后再汇总到农业部形成全国性计划。在他的领导下,联邦政府在全国建立了近2500个县一级计划委员会,广泛吸收农业代表参加,使其成为农业部多项重要决策的基础。在全国建立土壤保护区时,华莱士要求各地农民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是否成立土壤保持地区,而且保护区成立后由农民自己维护和相互监督。

 

此外,华莱士还在多方面努力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农业新机制的建立。他致力于美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建立,在他的领导下,农业部新建立的农业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站遍布全国,为美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他致力于推进美国的农作物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全风险的作物保险,使他们在遭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也能够收回生产成本,不再完全靠天吃饭。

 

华莱士的改革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其所创立的农业常平仓制度、现代农业信贷系统、新的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农业科研体系等,随后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华莱士领导的“美国农业新政”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是世界上曾经看到过的、通过民主的程序实现经济合作的最大成果。罗斯福也高度赞扬华莱士:在华盛顿,我们从来没有一个农业部长,至少肯定在我们这一代没有,像华莱士那样理解农业问题,像他那样把农业问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联结起来。

 

副总统生涯和访华

 

由于政绩突出,罗斯福总统在民主党内力排众议,提名华莱士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在华莱士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曾于19446访问中国,其主要目的是调解国共矛盾和协调中苏关系。这次访问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也是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最高级别的访问。

 

在短短的五天的访华行程中,华莱士与蒋介石有数次会谈,但大多不欢而散。虽非政客出身,但华莱士有着超常的政治敏感和预见能力。他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说:我们对蒋介石的支持恐怕是一项短期投资,他实在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和政治力量,战后中国的领袖大概将会通过政治变革或革命的方式产生出来

 

华莱士的访华最终促成了蒋介石同意美军观察组进驻华北,它可以让美军在华北获得情报,从而有利于美军的对日作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了中国的抗战力量,改善了中共的外交处境,维护了国共民族统一战线。1944722日,美军观察组第一批成员到达延安,其中有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谢伟思、医疗队员卡斯柏格少校等 这些是后来“地球人”都知道的。

 

华莱士此次访华的另一个成果是帮助中国首次引进了“白兰瓜” 因为引进者的缘故,它最初被称为“华莱士瓜”。在我国宁夏、内蒙等地,当地人还习惯称之为“华莱士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莱士出任美国商务部长。当时“冷战思维”盛行,而华莱士因为同情苏联,并力主与苏联合作的主张使其在民主党内倍受批评和排挤,并最终被杜鲁门总统解职。华莱士一气之下退出了民主党并另组建左派政党,在参加之后的总统竞选失败之后,华莱士再也没有涉足美国的政坛。


亨利·华莱士的贡献
1946年的华莱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