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大学周其凤炒作礼仪举止着装格调品味杂谈 |
分类: 时事点评 |
北大现任校长周其凤是一个让人们不得不关注的人物。
且不说周其凤校长在其革命早期的“化学之歌”和最近的“惊世一哭”有多么爆棚,但那毕竟是“不可外扬”校内之事和家事,只不过由“好事者”“网载以播”,似乎也怨不得周校长;也不说他对于美国教育的雷人批评逻辑混乱得“一塌糊涂”,以及在“两会”期间的自吹自擂和歌功颂德,也许那是他词不达意,被某些“媒记”误报了…,但周校长这两天的表演却着实把人雷倒了。
据报,在刚刚举行的“两岸四地大学校长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前任校长张信刚将一本由他倡导,由城市大学邀请两岸三地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文化导读》赠送给我们敬爱的周其凤校长。周校长回应说:“我也有礼物要送给张校长,这是我刚为妈妈创作的一首新歌,叫《妈妈的油茶果》,前不久在北京音乐厅演出过。”
我先前总以为周校长在母亲九十大寿上孝心大发的一哭发自内心,不幸被无聊的娱记拿出来炒作。现在发现我错了,我错得一塌糊涂,原来周校长真是在炒作自己。
给妈妈写首诗虽然不甚普遍,却也属于人之常情。周校长的诗写得虽然不怎么样,但只要是真情流露就好,我们无需挑剔。但是我们的周校长何止于此?他不但请著名音乐家为这首味同嚼蜡的诗谱曲,还请著名歌唱家诠释和演绎,甚至还在北京音乐厅演唱,还出光盘,包装印制精美
在大学校长论坛上,张信刚先生送周校长的是城市大学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化导读”,配合其大学校长的身份,合礼、得体;而周校长则拿出小儿科的娱乐版的“家书”作为礼物送予外人,尽显唐突、不合身份,以及格调和品味的平庸。
再看周校长的言行举止则更显无礼。双方交换礼物或纪念品时应该注视对方双目,以示尊重。如有记者照相,双方在寒暄之后应该同时转身面对记者拍照。但从媒体配发的照片来看,周校长在尚未结束寒暄之时就独自转身面对记者,迫不及待要留下自己伟大词人的光辉形象而不顾客人感受,却乏基本的礼貌和行为规范。
从着装打扮上看,周校长的西服过于肥大而不合体,领带一溜歪斜,没有摆进西服就开始拍照,姓名牌斜挂胸前,皮带歪系,风纪拉锁不严,真正有失中国一流大学校长的风度与体统。
我们在媒体和好莱坞大片中常常看到穷小子几经奋斗而最终成功的励志故事,想必周校长的故事也可以是不错的素材。但是,学术的建树,官运的亨通,财富的聚集和演艺的火爆与一流大学校长应该具有的眼界、学识和追求尚相距甚远。社会对于一流大学校长的期望不是靠官本位、唱颂歌、碌碌无为和不务正业的噱头能够取代得了的。
笔者奉劝周校长回去好好研读一下张校长送你的“中国文化导读”,在进一步炒作自己之前先学一学什么是必要的礼仪、得体的举止、适当的着装和基本的格调与品味。周校长应该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中国的教育理念、战略、方针和管理上有所建树,不要愧对严复、章士钊、蔡元培、蒋梦麟、傅斯年、胡适、马寅初等前辈和大师们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