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天灾人祸北京大雨防汛指挥部故宫排水系统 |
分类: 时事点评 |
看到几则关于北京大雨的新闻,不明白的事情真多。
官方
***
7月22日晚,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通报暴雨灾情和救灾情况。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郭金龙表示,面对这场61年来最大的强降雨和山洪,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协同应对,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初步胜利。…此次强降雨应对工作,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这两天新闻报道的热点,媒体宣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鼓舞士气,面对社会的积极评价,我们唯有更好地工作,以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心。
微评:神马叫做初步胜利?死了37个人,木有死38个?神马是社会的积极评价?铺天盖地的批评都变成积极评价了,看来“辩证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北京市官方宣布7月21日的北京暴雨已经造成37人死亡,其中竟有25人溺水而亡。同一天,北京防汛指挥部总工刘洪伟在CCTV的新闻直播采访中,对此次暴雨灾难讲了三个非常到位:“预报非常到位、预警非常到位、预案非常到位”。
微评:想起了几个俗语:睁眼说瞎话,骗人不脸红,吹牛不上税。还有,“马屁非常到位”。
***
“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桥的都是依照国家标准来建设的,排水部门则是依据市政府的要求进行建设。从目前来看,北京市虽然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全市尚未形成“整体的退水能力”,也就是说退水缺乏系统性,一些重点地段也有提升标准的必要。
微评:藕不知“国家标准”是什么,“市政府的要求”又是什么?总之,下个大雨淹死几十个人,因为没有“整体退水能力”;喝个牛奶肾结石几千人,因为没有“整体安全能力”。如果没有“整体退水能力”,只是一些“重点地段”提升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了临时工,“有关方面”和“相关负责人”还是能够找到推卸责任的借口,那么国家标准、市政府和垄断了社会资源的集团应当承担的责任又是什么呢?
***
暴雨中收费站一丝不苟收费、交通堵塞,有些车因此熄火趴窝。交管员敬业地给趴窝的汽车贴罚单。
微评:北京市的施政方针是以钱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不禁让我想起了趁人之危的贪婪和帮凶的邪恶。
***
北京最雷人的报纸标题诞生了 - 信报:“北京顶住最强暴雨”。
微评:怎么个顶住?是打个大伞让它下不来?是大做法事让它下到天津去?还是把来京上访的白娘子遣送原籍并绳之以法?
民间
暴雨使8万旅客滞留首都机场,出租车奇缺。“望京网”数十网友驾车到机场免费接送。有网友说,看到一位老奶奶和老爷爷,老爷爷很相信她,可老奶奶抱着孙子死活不走,不敢相信我们是免费车。 “心里突然有些难过。”
微评:明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您这是穿越到哪个朝代、哪个主义去了?
***
东城区广渠门桥下,一名警察喊道:"谁来帮忙拉一把"。结果几十人冲上去,把住绳子,把一辆辆车拉了上来。
微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锻炼身体。
***
北太平桥下,几个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井盖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拿身体作警告标志。
微评:免费淋浴,何乐不为?
***
郑渊洁:官方说7月21日北京暴雨61年唯一,降水量达460mm。我今年57岁。按61年说法,这场雨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的雨。我想起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放暑假时北京下了很大的雨,当时我们把家里的洗澡盆放进院里的积水中玩海战游戏。后来我写的《红塔乐园》和《旗旗号巡洋舰》取材于此。我刚查那场雨降水量是950mm。
微评:活在童话世界的人,咋就长不大呢?
***
有网友说:今日是造成四十死、二百伤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一周年,我们的媒体对此竟然寂寂无声。我点个蜡烛可以吗?
微评:可以,注意低碳,不要玩火。
故事的背景
故宫的排水综合了各种排水法,既有地下水道,又有地面明沟,大殿台基上有1142个龙头排水孔以及那些或大或小、纵横一气的排水设施,使宫内90多个院落、72万平方米面积的雨水通畅排出.在7月21日的北京大雨中,故宫和北海团城安然无恙.这可是600年前的排水系统!
微评:那时没有GDP,没有形象工程,没有和谐社会,有的是严厉的问责制。
总评:
像这样的天灾和人祸我们见到有人因此而引咎辞职了吗?见到有机构反省自责了吗?见到有哪位领导出面向公众道歉了吗?
任何灾祸最后总是“天灾无情人有情”,“英雄的人民战胜了天灾”,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一贯正确领导”。最后总是能够庆功请赏、加官晋爵,倒霉的还是百姓。
额滴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