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复“玉米”网友并兼谈竞争

(2009-04-01 06:46:02)
标签:

玉米

种子

种业

农业

竞争

刘石

市场

杂谈

分类: 种业观点

回复“玉米”网友并兼谈竞争

 

 

刚刚在农博网上收到了一条名叫“玉米”的网友的留言兼问题,非常有意思。似乎这位网友对于公司在市场上的一些做法有一些认同;但对于公司在中国的最终目的有很大怀疑。话说得虽然客气,但很犀利。该留言如下:

  

“谢谢刘总百忙之中能给予回复,这个信息应该是从基地那边传过来的。每个认真做事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非常好。只是感觉国内公司和先锋公司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先锋公司想成为一个领导者,是行业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的领先者,还是让中国种业遥不可及的领导者?

(黑体是我加上去的)

 

这是一个非常好而且非常尖锐的问题!

 

要解答这一问题,我想,需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

 

第一,中国农业的发展需求。中国种业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在反复奢谈“保护”,其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总是脱离了根本的目的去谈手段的话,我们永远无法触及事务的本质。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都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满足这些要求,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定,是我们每一个农业人、种业人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中国像是一个快速成长的青年,他需要充分的营养的供应。假如他需要钙质的补充而又缺乏有效的来源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允许和鼓励他喝国外品牌、使用国外的技术、但是在中国生产的牛奶呢?

 

第二,中国农民的认可程度。我们种业的产品是要通过农民的购买和种植的再生产过程,实现其价值的增值。对于农民来讲,产品,配套技术,售后服务,解决方案,增值服务等等都是农民们的需求。无可否认,在当今的社会中,广大农民生活在最底层:庞大的群体,有限的耕地,不足的教育,缺失的社保,迷离的信息,闲置的劳力,狭窄的出路,低迷的粮价等等…。他们迫切需要一些更好的产品,技术,推广和服务,来改变自身的经济现状,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

 

我们的种子公司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我们准备用多少年时间能够建立和完善我们自身的功能、体系来基本满足农民的需求?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话我们是否应该允许国外的种子公司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来满足中国农民的这种需求?

 

第三,先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能够在市场上不断地满足需求,赢得广大农民的认可,先锋公司必须不断地投资、改进和发展,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包括:基础研发能力,后续产品推出的能力,产品质量的持续控制能力,日常运作的效率和市场管理能力,终端用户及渠道的影响力,风险控制和应变能力,团队建设和人员发展能力,政策法规的适应能力,合作伙伴的维护和发展能力等等。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不是靠运气能够得到的,并不是仅仅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经验就能够实现的。不断的在中国市场的技术引进,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持续投资,对于客户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以及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第四,   国内同行的发展能力和追赶速度。做强、做大的要义是要修炼自身的内功,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清晰的战略把握能力和坚定的自信力。但非常可惜的是,我们行业的许多从业者还缺乏这种共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似乎成为一种时尚。

 

搞育种的前些年一窝蜂搞“稀植大穗”,误入歧途;这些年又都刮起了“改良”风,改良“郑单958”,改良“先玉335”成为一种时髦。结果只能是浪费资源,出路越走越窄;搞生产的多少年来满足于低标准的现状,得过且过;搞市场的夸大宣传,不断的忽悠农民,搞得市场上信息污染,诚信缺失…。很抱歉我总是会指出我们行业同仁的一些不足。

 

但是,如果我们自身不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对症下药并急起直追的话,反而抱怨对手跑得太快,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总结一下以上四个因素的互动关系,其核心其实还是“竞争”:

 

我们谈及中国种子行业的竞争,其实不应到仅仅局限在种子行业内国外和国内公司的竞争,它更是:1)我国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能力的平衡及其各自发展速度的竞争;2)它还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农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格局的竞争。

 

先锋公司对于中国种业的竞争会对于粮食的消费者,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种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等方面带来诸多的好处,当然也会对国内的种子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这正是促使中国的种业蜕变、发展和成长的契机。抓住这一机遇,从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核心出发,才是面对竞争做强中国种子企业正道。

 

谢谢这位“玉米”网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