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长安客》

(2021-01-21 21:05:00)
标签:

杂谈

大一

分类: 随想随感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流金岁月》播完,没有立即打开亦舒的同名小说,而是先看起了一本《长安客》。

看到安史之乱后老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心理的一点点变化,无奈、退让、愧疚等,除了以前看得更多的关于杨贵妃的无奈,这次感受到更多的是他面对太子的步步进逼时的无奈:从太子不愿与他一起去成都而带兵去夺回长安,到太子直接宣布继位而称他为“上皇”,再到太子去信请他回长安,自己将“天子”还给他,再到太子坚持不让他留在成都,执意要将他迎回长安以尽人子的孝道,等他无奈回了长安之后,却用三千精骑换上玄宗的甲兵,又隆重迎接并卖力表演自己的臣服,玄宗也只有配合并表示天命人心都在肃宗身上……看着真是觉得晚年的唐玄宗真是好悲惨。

此时突然看到一句“他(肃宗)最信任的谋士李泌立刻建议:……”蓦然想起,《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老皇帝不就是玄宗嘛,当年的太子,还是虽有雄心又拼命隐忍,只怕办坏了一件事老皇帝就会责罚他。那样的隐忍之后,一旦有了机会,还是完全不一样啊。而《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唐玄宗,虽然已经老了,但还是杨贵妃得宠不是很久之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到来,所以还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即使在面临那样的困境,说起话来仍然霸气十足,没有一丝胆怯,与安史之乱之后的心态又是何等不同。没有系统地读过历史,但在看书或看剧,突然联想起其他书或剧中的形象,常常会一下子亲切、熟悉起来,这种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不过,在看写皇帝面临的处境和心理时,正充满了对老皇帝的同情,另起一章,开始讲太子,同样的事,从太子的角度看来,又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处在父皇压力下几十年的太子,也一直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即使是在安史之乱中,他也是每一步的选择可能都事关生死,甚至称帝后,仍有老皇帝的老谋深算的诏书反手将他的军,用其他的儿子来制约他,甚至发布的退位诏书也是暗藏玄机。

很多真相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站在不同的立场,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看待同样的资料,也许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生活得简单,尤其是我自己,因为父母大学毕业后来到江苏,在此地原本没有任何亲戚,父母又都是宽容有爱的人,所以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就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用管其他人之间的对对错错。但皇帝这个职业真是太不好做了,虽然有无限风光、无上权力,但从有那么一点可能登上这个位置起,就要冒着生命的高风险了;而真是当上了皇帝,也一直要殚精竭虑,处理各种政务,需要面对各种算计、平衡各种关系,连提前退休后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都难说。

突然想起以后上政ZHI课时,经常讲到新旧事务的更迭,排除个体的能力和人品,一个皇帝刚即位时可能还会想有所作为,但时间久了,尤其是几十年之后,思想多少会僵化,加上这个职业的特点,还更容易多疑吧,而那一直不安地隐忍、小心翼翼地等待着即位的,等那么久之后,也会有很多想法吧,这时候也容易有各种微妙的心理和举动,也容易爆发出一些非常事件。

想想很多皇帝真是被皇帝这个职业耽误的巨匠啊,除了很多确实有天赋的,像唐玄宗,除了众所周知的音乐方面的成就外,马球还打那么好,年轻时还是临淄王时,吐蕃遣使迎娶金城公主,带来一支马球队,与大唐队打比赛,大唐队屡战屡败,最后是他看不过,换装与平时的玩伴下场挑战,一举赢得比赛,这要放在现在,是妥妥的具有国家队实力、为国争光啊!只是当了皇帝后有太多的政务要忙,很多爱好只好放一放了。

天天到家后,这两天能留给自己的阅读时间更少了。这两天读书进度很慢,也才看了一点点,关于太子的故事还没读完呢,先写一点感想吧。

 

水塔花,凤梨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多浆植物,别名有火焰凤梨、比尔见亚、红藻凤梨、水槽凤梨、红笔凤梨、女王泪等等。水塔花的茎非常短,叶片也特别,呈鲜绿色,青翠而光泽,是阔披针的形状。因为水塔花的内部可以盛水而不漏,状似水塔,所以传至国内后得名"水塔花"。作为观叶植物,水塔花的品种其实有很多。常见的有狭叶水塔花、美萼水塔花、虹叶水塔花、斑叶水塔花等等,水塔花的变种也有不少,如火炬水塔花、条纹水塔花、美叶水塔花、刺水塔花。无论是哪一种,水塔花的共性就是叶片青翠有光泽,花朵鲜艳明媚,热烈似火,且花期长,可达4周左右。(摄于2018/9/8)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读书:《长安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