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阿哥6660100
武阿哥6660100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67
  • 关注人气:1,4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2011-02-23 14:24:19)
标签:

黑龙江

漠河

北极村

散文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拥挤的街道,不息的车流,污浊的空气。好想去寻找那洁白、无暇的雪。

耐不住对雪美丽、神秘的诱惑,我们踏上中国版图最北部的漠河这片净土,到北极村去看雪。

北极村的雪有着漫长的情怀,从每年10月初开始,一直到来年的5月,这里一直被白雪覆盖着。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就像飞舞的精灵,创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净化、没有吵闹、没有污染的纯洁……

初春的天很短,古老的“黄金之路”真长,不知不觉间已近黄昏。

透过车窗放眼望去,连绵的群山峻岭中,不时从树梢上探出一轮杏黄色的丰盈圆盘,是落日吗?可天的另一边,橘红色的落日分明还挂在山头。难道是月亮?没错,一轮杏黄色的满月!灿烂如火烧般的明黄,连满月中那被传说成“高处不胜寒”的琼楼玉阁,也影影绰绰得热烈起来。渐渐地月高了,明黄淡成浅杏,最后终于在中天定格成我们熟识的一团青白……。

“说点什么吧!”司机不甘寂寞,滔滔不绝向我们谈起了“黄金之路”的故事,看来师傅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相当熟悉。

据传,1883年鄂伦春猎人在漠河老沟,发现了多的惊人的天然沙金,随后就掀起了“淘金热”。慈禧太后收到老沟一带的定金后,顿时龙颜大悦,随既派人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到中国版图当时的极北地区创办金矿,大量采金为其打扮。因此,现在的老沟也称“胭脂沟”。修建了从墨尔根(现在的黑龙江省嫩江县)至漠河络古河的33个驿站,长达900多公里的“黄金之路”。如今的驿站大都荒芜了,目前能考察到的恐怕也就27、28个站吧。

车到老金沟后,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看了古驿站的遗址。

昔日的繁华的店铺、客栈和酒馆呢?

昔日的灯红酒绿和人声鼎沸呢?

全都埋进了漫漫长夜。

岁月的变迁,上百年的风蚀,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

由于路上耽误了几个时辰,到达北极村已经很晚。夜色吞没了白日里看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乡村被最大程度地简单化,只剩下无形无影的天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预报果然很准。第二天早起打开窗帘,呵,好大的雪!

放眼望去,绵绵群山披上了厚厚的大氅,千树万树的冰晶,千峦万嶂的雪岭,铺排出一片冰清玉洁的琼瑶仙境。高大挺拔的樟子松上粘聚了厚绒绒的雪凇,低矮的灌木则如一丛丛白色珊瑚。家家户户的房屋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沿街棵棵杨柳玉枝垂挂,簇簇松针宛若银菊怒放,冬日里的美竟如此诱人!

急不可待地穿上外衣,投入到如同美丽的童话装点的那个梦幻般的世界。漫天雪花飞舞,自由自在飘荡,好像久违的朋友回到你的身边。深深地呼入一口新鲜空气,再让轻盈洁白的雪花肆意亲吻脸庞,北极村醉在了纷纷扬扬的飞舞中,我亦醉在了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

最高兴的或许是那些孩子们吧,路边的巷子里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他们堆雪人、打雪仗,似乎不知道什么是寒冷。一不留神,后背被软软地砸了一下,随后是孩子们善意的欢笑声。上学的孩子们穿着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羽绒服,在漫天飞雪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茫茫野无碧,浩浩天地白。谁用马良笔,一落锦绣来。”轻轻踏在松软的雪地上,唯恐惊醒雪姑娘的梦。不急不缓沿着黑龙江边的公路前行,静静地看着雪花飘落,感受着冬的寒意。如果再伴有知心爱人该有多好,身后的脚印里,一定蓄满爱的浪漫和情的絮语。七八位港澳台的旅游者正在“北极神州”巨石前留影,厚厚的棉衣看不出他们的年龄,从他们孩子般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此刻的心情。

“北极村”地处北纬53°27′40″、东经122°21′05″,它三面环山,东南西为七星山、元宝山环抱;一面临水,滚滚的黑龙江就从小村北端流过。木刻楞的尖屋脊房,掩映在碧绿的樟子松林荫中,小村别具一格。隔江相望,东北方向俄罗斯的一个小小村落,使人感受到异国风情。

北极村有“不夜城”之称。那是因为每年春分到秋分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因而北半球昼长夜短。漠河因纬度较高,每年夏至即可出现夜晚如昼的白夜奇景;晚上11时还可以在外面打篮球,下象棋,打扑克。到凌晨1时左右,才朦胧一会儿,黑夜便算过去,火红的晚霞几乎连着黎明的曙光,“黑夜”不过是明亮的黄昏。这个时候,漠河上空往往会出现北极光。它丰彩多姿,变化莫测,形色万千,或红、或紫、或蓝、或绿;或片状、或线状;时像光冕、时像光柱、时像光带。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看美丽多变的北极光会给人带来好运,然而,神奇的北极光总是给游人以更多的玩笑,轻易不露那张神秘的脸,留给人的是更多的向往、倾慕和遐想。

北极村是我国最冷的地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4°C,山川大地白雪皑皑,有“三九四九冻裂石头,天上鸟不飞,地上兽不走”的寒极之称。天气虽冷,但正是进山狩猎和采伐木材的黄金时节。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人,他们蜂拥而至赶到这里观赏北国风光。

黑龙江冰面上零星可见打鱼的农夫,有中国人,也有俄罗斯人,均在江心以内各自的领地活动。捕鱼者先是在冰面上每隔10几米的地方打几个冰窟窿,直径大约有40多公分吧,在一根长长的树条上面拴上一根绳子,鱼网拴在绳子上。树条从一个洞下去,从另外一个洞出来,带着绳子和鱼网,一个一个的向前延伸,鱼网在树条和绳子的带动下,就下到了冰下面的江水里了。个把小时后收网,便可打捞上鱼。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铃声,一挂挂马拉雪橇和狗拉爬犁,载着游人由远至近,最后从身后的冰面上滑过,让人感受到大冰雪给游人带来的丰富和快乐,不禁怦然心动。

村北田野里,有一座孤零零的木栅圈起的小庭院,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最北一家”。房子用原木搭建,很有风情。据当地人讲,这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名副其实挂上的牌匾。经过精确测量,距离这里不远处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中国北极点”五个大字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北”字雕塑,这是游人必到的地方。

我们穿过一条悬挂在空中的浮桥,沿着蜿蜒曲折的木板栈道,在荒野的尽头处,站到了真正的中国最北点上,这里是北纬53度33分。四下张望,一片荒草野树,渺无人烟,寂然无声。这里的地面上有一个很大的中国地图,上面标刻着中国的主要城市,以及它们和这个广场之间的距离。想想脚下就是“中国鸡冠”之顶点,一种临“极”之喜,不禁跃上心头。

 

 

要说冰雪中最让人忘怀的,却是那远离寒冷后,围坐在火炉旁的一壶浊酒。走马观花,游览了北陲哨兵、北陲第一哨、北极沙州。领略了神奇的大冰雪,心情是愉悦的,朋友又带我们走进“最北一家”。外面是呼啸的大风雪,室内的火炉烧得通红,火墙、火炕散发的热量扑面而来,使你怀疑这是“高寒禁区”的北极村吗?

炉膛里松木柈子燃烧的噼啪作响,发出阵阵的松香味。用木炭火烤熟的土豆,还有那新炒熟的葵花籽、榛子,令人垂涎欲滴。热情、豪爽的主人端上炒勺般大的盆,盛满刚刚捕捞上来的江鱼、山鸡炖蘑菇,再用大海碗装满“烧锅酒”,怎一个“爽”字了得。北极村人把这种自然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展现给游人,让那些体验过冰雪和从未体验过冰雪的人们,不再感到冰雪的恐惧和无奈……

北极村的雪,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不仅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也使人们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雪中赏雪,会把你的心境飘飞在美丽的童话之中,心与雪交融会变得更加纯洁,纯洁的好像只有美好的爱情在延伸,只有温暖的心在靠近。片片洁白的雪花轻轻飘落在脸上,如梦,轻轻地融化,真的很温馨,很醉人,让你感觉到下雪的日子真好。

好想给远方的朋友打个电话:

到北极村来看雪吧!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图文)到北极村去看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