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这个视频很火,女孩怒斥,号贩嚣张,保安勾结,300到4500,包括北京首都,包括打骂威胁,甚至加上了对社会的希望。这些元素极力冲击着坐在电脑旁边看新闻的我几欲流泪。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身患重病,首都求医者的急迫,我们也可以想象号贩子利欲熏心痛宰患者的得意。但是更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医疗建设的滞后与制度的缺失,让我们从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这背后的乱象。
女孩怒斥:怒斥不如说“挣扎”。在视频中透露了女孩怒斥的原因,在这之前的一天女生就来排队,在这一天中他也没排到号,而且目睹了号贩子与保安的勾结,而真正的老百姓不敢发声,只能第二天重新排队,看病不是吃饭,病情不能耽误,无奈之下只能大声疾呼。
号贩嚣张:视频中的前一天,号贩子和保安一起安排前来就医的人排队,把自己的人都排到前面,更可气的是竟然放一个凳子,人都不来就把队伍排了,与其这样我建议患者都堵到医生家门口,医生也不用来算了。
保安勾结:昨天的保安已不在,想必又被临时工了,可以明目张胆的帮助他人插队加塞,没有利益谁有甘心冒险?没有院方默许谁又敢自讨没趣?
300到4500:号价飙升15倍,对患者痛下狠手。但是这些钱去哪了?据有关人事透露,这些号贩子占据了几十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号,他们有组织排号的人,卖号的人,有医院卧底保安,有社会大哥罩着,更有甚者,某些医生也参与分赃。这让患者情何以堪?
随着视频的发酵,该女孩也看上了病,白岩松也发声,卫计委表示“零容忍”再一次的老声长谈透着太多无奈。对于此我不想再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国人的看病态度。
在中国,几乎99%的人都是有病才去医院,而没病,或者病不严重的时候不会去看病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态度。其实,错了。在日本,韩国,台湾,美国以及西欧,没病也要去检查。首先,定期检查是一种极好的预防机制,它可以发现潜在的病症,可以提早解决。尤其在当下亚健康状态下,预防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庆幸的是最近几年体检机构的发展为大部分人提供了便利。千万不要得病再去,万一挂不上号就延误病情。
从小看病就建立病例制度: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不均,在中国除了有钱人,大部分人没有自己的私人医生。在美国,即便再穷的家庭,他们都有有自己的私人医生,他们从出生到长大,到年老,每一次生病,都会把症状写在病历上,这样医生会非常清楚患者状况,及时准确判断病情走向,制定好的治疗方法。而反观国内,谁有从小到大的病历?这不仅是制度的缺失,更是观念的缺失。
针对这件事,有人提出了提高挂号费到4500元,这样就可以杜绝票贩子了。举例说明假如餐饮“高价”,那么大家大不了不吃了,换个馆子,但是这是看病,要命的事儿啊,提高价格大家就不看病了?而且再举例子说,春运到了,平常飞机票很便宜的时候大家不坐,现在都是全价票不照样一票难求吗?这都是紧急的事所以高价反而适得其反。
面对4500的号价,我还想说,干脆出国看病好了。闲时去日本韩国三日游不过两三千元,去台湾也不过5千元,而且现在有很多国外医疗机构提供正规的海外医疗。何苦受这个罪呢?从这里反映出,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海淘喜欢代购,喜欢出国旅游看病,因为那里制度健全,食品放心,医术高明,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心吃饭,放心看病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周五列车